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从日本福岛核事故透视保险业风险

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郑莲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3日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北宫城县东部海面发生9级大地震,突然袭击并重创日本东北部。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辐射泄漏。灾区满目疮痍,世界为之动容。

  本文从内部控制角度,剖析福岛核电站事故“病因”所在,由此及彼,透视保险业经营的风险。

  风险评估存侥幸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与自然环境的的不断变化甚至是剧烈变动,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只有对风险作出充分评估,内部控制活动才能有效,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可是,东京电力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却盲目乐观、心存侥幸。

  福岛第一核电站当初的设计仅能抵御7.9级地震。而9.0地震的能量是7.9级地震的30倍。此次地震的断层达到400公里,并且产生了大海啸。但东京电力公司只设想了断层几十公里,海啸数米左右的情况。

  据报道,曾任东芝公司核电站设计师的后藤政志3月13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在设计时考虑了防震问题,但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应对此次如此高强度的地震能力。福岛核电站的管道、设备因受到强烈地震而断裂、破坏,致使给水送不进反应堆。

  福岛核电站除抗震设计能力不足外,还发生了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

  比如当初设计1号机组时,虽然考虑到发生地震时外部电源中断的问题,并准备了应急柴油发电机,但这一应急设备没有在地震发生时启动,导致紧急冷却装置无法运转;因为受到设计上的耐震强度2倍的地震和超过设计时预计高度的海啸袭击,冷却用的水泵和柴油发电机被海水冲走或损伤;从外部紧急派遣的应急电源车也未能迅速到达,对反应堆内燃料棒进行冷却的作业无法开展,导致堆内压力过高。最终酿成堆芯熔毁和放射性物质泄漏的事故。

  日本的核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仍然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故,究其原因,不是技术不够先进,而是低估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依据历史经验设定风险水平,没有考虑到当环境因素的变化超过预期程度的应对措施,盲目乐观,因循守旧,为此次核泄漏事故埋下隐患。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企业,更应高度重视风险评估,将风险管控完全融入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但实际状况并非如此。首先,保险经营仍停留在会计基础控制的被动经营模式上,决策中缺乏充分的风险理念,以保费收入论英雄的硬指标在经营决策和绩效评估中仍占据决定性作用。其实年度保费收入越多,公司负债就越重,其承担的偿付风险就越大;其次,风险评估及保险信用等级评定缺乏科学合理的评定标准;再次,很多保险公司没有设置防灾防损部门,控制方法也主要以事后控制为主;最后,监管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凡此种种,无不给保险业带来风险。

  篡改信息、披露失真

  据路透社3月15日报道,通用电气的退休工程师戴尔·布莱登堡称,35年前他参与福岛一号核电站的反应堆设计,当时他就发现了该核电站的设计缺陷,考虑到安全隐患,他最终被迫退出设计团队。

  布莱登堡称,福岛核电站中存在致命缺陷,反应堆中的“Mark 1”(用于应急的设备)当时并没有设计出相关的配套措施,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大地震等事故,“那时,我就发现日本相关单位并没有严肃地考虑这一安全隐患和设计缺陷。在全面分析之后,我认为核电站应该被关闭,但是通用电气和日方不愿停手,所以我选择离开。”这一设计缺陷和安全隐患被日方隐瞒长达35年。

  2007年,东京电力公司承认,从1977年起在对下属3家核电站总计199次的定期检查中,这家公司曾篡改数据,隐瞒安全隐患。其中,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主蒸汽管流量计测得的数据曾在1979年至1998年间先后28次被窜改。

  此前,福岛核电站因为技术缺陷和设备老旧曾屡出问题,但均被东京电力公司隐瞒。其中福岛第一核电站1978年曾经发生临界事故,但是事故一直被隐瞒至2007年才公之于众。

  目前保险业在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上也存在问题。一是使用虚假发票报销、套取资金等行为导致的业务及管理费不实;二是直销业务挂靠中介虚开发票套取手续费等导致的手续费和佣金支出不真实;三是未严格遵守业务预估政策、重大再保险风险测试或合同分拆等有关制度,导致虚增、虚减分出保费和分保费收入;四是集团内部的不当关联交易。长此下去,量变可能导致质变,给保险业带来损失。

  一个企业如果过分追逐私利,其价值观就会被扭曲,其决策和行为就会过分倾向于企业经济利益和短期利益,置社会利益社会责任于不顾。可见,由企业价值观等组成的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灵魂”,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指针。不良的内部环境,必然导致风险评估偏离科学的轨道,控制活动流于形式,信息会被篡改,问题会被瞒报,内部监督也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基础。

  保险公司到底以何为重中之重?是市场第一、客户至上,还是企业利益、股东利益最大化,还是以员工为重、以人为本?这关乎公司价值观的取向,企业文化的健康与否,最终决定着企业的成败。

  目前,我国社会变迁进程较快,自然环境变化也异常明显。新医保的改革、非寿险承保周期的管理、渠道管理、气候变化和灾难,都是保险业不能回避的问题。福岛核电站事故,当引起我国保险业的警醒与深思!

分享:

来源:中国保险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