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晚报 作者:朱俊兴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3日
或许是工作性质和历史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张绮山留给后人的记忆并不多,有些史料只有概要介绍。在他牺牲80年后的今天,我们将从各方面搜集而来的历史信息汇集一起,他光辉的革命人生画卷,才得以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革命先烈张绮山在峥嵘岁月里追求理想、崇尚信念、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让我们敬仰,让我们感动,值得后人永远学习。
革命烈士张绮山
当时的《维心日报》刊发有张绮山任赣州市政厅市长时的启事。
“我爷爷张绮山留下的信息相对较少,很多东西在过去的岁月里遭到损毁而消失,到目前基本上没有什么遗物了。”6月9日,赣州市公安局章贡分局水西派出所所长张少华向记者介绍说,“爷爷牺牲时,我父亲年纪很小,对爷爷记忆不多,后来也很少谈起爷爷的事。”张少华对他爷爷的记忆,也大多是从相关史料和他爷爷的知情者口中了解而来的。
相貌堂堂,才气逼人。一张照片,给记者透露出张绮山这样一种历史信息。随着各方面信息的搜集越来越多,赣南一代才子张绮山光辉的革命历程越来越清晰。
1、青年才俊胸怀壮志
《信丰县志》记载:张绮山,本县极富乡(现为铁石口镇)铁石村老屋下组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幼时启蒙于本村私塾,聪敏过人。《张氏家谱》记载:张绮山,字衍庆,名倬陵,号绮山,国立北京大学毕业,任赣州市政厅市长。
“据传爷爷过目不忘,是当时的知名人士。他工于诗文,与当时的刘太希、肖坚白、李竺舟一起被称为‘赣南四大才子’。”张少华自豪地介绍道,张绮山绘画代表作有《洛神图》,著名画家、上世纪30年代任广州美术专科学校校长的李居端,将张绮山的诗文40首(篇)收集整理成《水声残稿》。其中有“五四”运动后,张绮山回到信丰,与众好友在信丰县崇仙黄柏山游玩时的诗作——“当门青翠竹芊芊,绾住行云不见天。一触午钟惊众醒,万山无意望中原。”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五四”运动催人觉醒这一划时代的运动壮举。诗文集里还有张绮山在赣州市政厅任职期间,登上郁孤台的感怀——“远看烟雾不成雨,春涨一篙还势连。多情此会悔登楼,强笑为花祝万福。”诗中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情怀。
2、点燃家乡革命火种
张绮山于1911年考入江西省立第四中学(今赣州一中),1914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张绮山深受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先驱的教育、培养与影响,于1919年加入了该校的列宁小组。据《信丰革命斗争史》记载,在信丰最早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和马列主义的是张绮山。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张绮山参加了“五四”运动,还把“五四”运动的消息及意义、目的告诉信丰县立高等小学和江西省立第四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将一些进步报刊和传播马列主义的书籍如《新潮》《新青年》《向导》寄给他们阅读,并利用寒暑假回家期间与他们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从而使赣南的知识界和青年学生活跃起来,让马列主义、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开始在家乡得到传播,点燃了家乡的革命火种。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信丰的肖凤鸣、郭一清、郭同薪、谢海波、朱呈桃、张志乾、张相椿等一批又一批进步青年学生,纷纷去北京、武汉、广州、南昌等地寻求新知识、新文化,然后又将新文化、新思想传播到自己的家乡,使工农群众日益觉醒。这些青年学生后来都成为革命的骨干力量。
3、清正廉洁支持工运
“爷爷张绮山1926年至1927年任赣州市政厅市长期间,积极宣传马列主义,推行新知识、新文化,破旧立新,为民造福。”张少华介绍说,张绮山曾在赣州下令焚烧鸦片、禁赌、禁娼,并在赣州公园对面的赣州府院内空地上亲自主持焚烧鸦片。他在任职期间还领导和支持赣州工人运动和赣州市各行各业成立的工会,支持赣州赤卫队成立和开展革命运动。“据爷爷的朋友肖坚白回忆,爷爷早在1925年就和肖坚白闲谈到,他和方志敏等人组织了江西改造社,地址就在当时的南昌师范。”张少华介绍说,肖坚白还在书信中回忆,张绮山在赣州任职期间的某一天,赤卫队千余人捆绑着国民党反动派的狗腿子曹厚清,到市府门前请愿,张绮山当众宣布“由群众处决”。于是,曹厚清被押到卫府里处死。
在张绮山任职期间,赣州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赣州市各行各业工会的力量不断壮大,赣州工人不论在经济地位还是政治地位上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进一步调动了工人的革命积极性,并得到全国各地支持。赣州工人运动�;/UploadFiles/gzcjpd/2011/6/201106131013583946.jp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375px" title="" />
张少华向记者讲述爷爷张绮山的故事。
《信丰县志》也记载:陈赞贤牺牲后,张绮山曾拍电报大骂蒋介石公开背叛三民主义,与人民为敌,因而遭到迫害。在蒋介石亲自下令通缉下,张绮山被迫先后秘密辗转到赣县韩坊和广州、上海等地。国民党反动派为抓获张绮山,曾派靖卫团40余人围困其铁石口老家一个多月,并查封其全部家产,家属被定为“逆种”,使家属无处立足。后张绮山由上海回到南昌,通过朋友介绍,到当时的南昌葆灵女中担任初、高中语文老师,由于教学有方,深受学生尊敬。“1931年,爷爷被国民党反动派迫害致死,年仅36岁。”张少华告诉记者,由于当时仍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奶奶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回到了老家铁石口。受先辈革命思想的影响,张少华的父亲张吉安16岁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了海南岛战役、广西剿匪、抗美援朝,并立下多项战功。
1983年,张绮山被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证书备注栏内记载其参加革命时间为1919年,生前职务为“赣南特委书记、赣州市长”。(记者朱俊兴)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