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B股大跌带坏A股 2700点危在旦夕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0日

  沪B指跌近8%

  两市B股指数昨日双双大幅跳水,上证B指此前已连跌两天,昨日再大跌近8%,深证B指也跌逾3%。截至收盘,上证B指报256.91点,下跌22.04点,跌幅为7.9%,全日成交放大至5.92亿美元;深证B指报718.52点,下跌26.11点,跌幅为3.51%,全日成交2.8亿港元。

  从盘面上看,B股全线下挫,个股无一飘红。双钱B股、丹科B股等5个股跌停,鄂绒B股、上工B股等9只个股跌幅超过9%,跌幅超过5%的个股达到49只。

  这一次B股跳水,其触发点是华新B的拖累。华新水泥因为公告国家股减持公告,引发其A股和B股一同大跌,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都领先于大盘。由于华新B占B股指数比重较大,其股价的下跌对指数造成了明显影响。另一权重股伊泰B随后跟跌,加重了B股指数的跌势。

  B股大跌带坏A股

  周四上证指数低开探底,终盘以中阴线报收,再创近四个多月以来的收市新低。从大盘的走势上看,上证指数受沪深B股大跌影响震荡走低,截至收盘未能回补早盘的向下跳空缺口。

  上证指数收市报2703.34点,跌1.71%;深证成指收市报11513.20点,跌2.11%。另外,中小板指收市跌1.95%,创业板指跌2.01%。

  深沪两市全日共成交1575亿元,较前一天放大半成。“全景数据决策终端”的监测数据显示,昨日深沪两市合计净流出资金128.34亿元,其中机构资金净流出26.93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01.41亿元。

  众所周知,沪深两市A、B股一直以来联动迹象明显,阶段性高点、低点出现时,其中一个指数改变原有的运行方向,另一个指数一般在三个交易日左右的时间也会改变运行方向。两市B股大跌对A股的投资者构成一定的压力,这是导致上证指数短线弱势震荡的重要因素。如果未来几个交易日,B股不能重拾升势,上证指数的此波反弹将面临沉重的抛压。本报综合

  有此一说

  B股袭盘意在敛筹码


  昨日收盘后,股民“买卖点吧”网上发表博客认为,主力拿B股袭盘,意在敛筹码:经过了多年的折腾,现在的A股股民实际素质都已经较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主力单靠技术面、资金面已经不能有效忽悠股民。这次靠B股袭盘,属于另一番用心,因为B股规模小,易波动。只要股指压下来,才能达到主力敛筹的目的。

  国信证券中期策略报告:

  下半年投资机会

  在7—8月份

  国信证券昨日发布2011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国信判断下半年的机会在于7—8月份,基于估值底(相对于05和08年)的接近,对指数的底不过于悲观。沪深300给19倍的市盈率水平,对应着上证的运行区间在2500—3500点。

  暴跌原因揭秘

  四大因素成幕后推手


  昨日的红三兵技术形态一度给投资者强大的振奋,不过周四的大跌几乎一阴吞三阳,将短期技术形态又一次破坏,其中B股指数更是出现断崖式暴跌,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从各方因素来看,目前主要是这几方面:

  1.欧美股市六连阴

  受欧债、美债危机影响,隔夜欧美股市再次下跌,已经形成六连阴的恶劣形态,并且美股将支撑长达大半年的120均线跌穿,上升通道有打破的可能,这严重影响了A股市场的投资气氛,使得恐慌蔓延。

  2.国际板开闸

  发改委相关人士明确表态国际板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年内将会推出,本就资金面“喊渴”的A股市场同时面临国际板的“外患”,市场提前作出反应。国际板的推出也将B股市场推进到一个尴尬的位置,这也是昨天B股指数暴跌的导火索。

  不过,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陈慧琴表示,B股大跌与国际板没有关系,只是市场资金紧张。她认为,监管层不可能在现在的市场低位推出国际板,不到明年相信不会推出。

  3.受累中资概念股诚信评级

  市场上有一种解释是,因为现在美国市场中的中资概念股因泡沫过大和诚信问题遭遇惨跌,连累到了B股。B股和美国市场中的中资概念股都是以美元计价的中国企业。考虑到两个品种的投资者群体有共同点,市场产生共振确实有可能,但无法证实。至少从表相来看,只是华新B和伊泰B先后拖累了B股市场。

  4.担心周末“加息”

  最后,仍然是议论不止的“加息”忧虑。端午加息落空,市场又担忧下周宏观数据出台这一时间窗口。天相投顾昨日发布最新研究报告,其预测数据相当悲观,其中CPI增速将达到“耸人听闻”的5.7%,这远超市场此前5.5%的预期,必然会加强货币政策继续提紧的忧虑。

  通胀高企导致加息调准预期升温。由于前期长江中下游大旱,物价上涨明显,下周初公布的5月CPI数据有望超预期增长,显示通胀压力继续加大,市场预期央行本周末会有加息或调准的预期。

分享:

来源: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