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故事 >> 正文内容

乌鸡集体变凤凰

来源:信息时报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9日

    本版撰文信息时报记者 徐岚

    ST股的“不死鸟”传说,是中国股市一道独特的风景。近日,或由于僵持多年的股改方案终于尘埃落定,或伴随借壳上市陆续获得交易所同意,一批阔别已久的S*ST公司面孔再次闯入投资者视线;与此同时,众多ST公司的“保壳战”也在完美收官。

    随着这些公司的咸鱼翻身,一众资本牛人通过突击入股再度分享财富盛宴。或许,这正是这场“不死鸟”大戏背后的最大动力。

    S*ST公司咸鱼翻身

    当年“不幸”被关在暂停股里的投资者终将“守得云开见月明”。近期,一批S*ST公司陆续宣布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完毕,在获得交易所最终同意后,将重新踏回资本市场。

    在投资者经历漫长的等待之后,自2009年底停牌至今的S*ST光明[0.00 0.00% 股吧]于6月4日公布了其股改方案。在破产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公司采取“资产对价+资本公积金转增”的组合方式进行股改对价支付。S*ST光明潜在控股股东九五投资,将3.8亿元现金及其全资子公司东莞金叶珠宝100%的股权赠与上市公司,用于代全体非流通股股东支付股改对价。转增完成后,九五投资将成为新的控股股东,S*ST光明则获得完整经营性黄金类新资产。九五投资同时承诺,金叶珠宝2011年全年实现净利润不低于1.38亿元,2012年不低于2亿元。若未能达到上述指标,九五投资将差额部分以货币资金补足给上市公司。

    无独有偶,暂停上市长达4年之久的S*ST北亚、S*ST兰光也即将迎来新生。与此同时,S*ST鑫安、S*ST圣方也于近日收到证监会重组批文,S*ST生化将变身为振兴生化,此外,重组老难股S*ST恒立也传出了林东煤业欲曲线借壳的消息。

    ST公司保壳战陆续收官

    不仅仅是S*ST类公司陆续复活,伴随着端午节前后重组大戏的陆续杀青,ST公司的“保壳战”也在完美收官。

    6月7日,ST光华宣布重组成功,公司股票将撤销股票交易其他特别处理,公司简称昨日起变为“恒逸石化[0.00 0.00% 股吧]”。这意味着,以362.33%的涨幅领衔2010年度所有ST股的ST光华,其重组大戏终于杀青。

    与此同时,金科借壳ST东源[12.85 -0.46% 股吧]获批,也在A股市场掀起一阵不小的议论。ST东源的重组之路并不平坦,从重钢集团到泛华工程、成都锦江和盛、重庆渝富、四川奇峰、宏信和金科投资,14年间ST东源已经更替了6任东家。而金科集团为重庆知名房企,早年酝酿IPO遇挫,2009年3月启动借壳ST东源计划。根据重组方案,ST东源拟定向增发9.08亿股吸收合并金科集团超过47亿元资产,实现金科集团整体上市。这显然是一个“迟到”的批文,该方案早在2009年11月便获证监会有条件审核通过,然而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期而至,ST东源的资产重组进程一度被搁置,直至5月27日才收到证监会批文。在五换东家之后,陷入经营困境的ST东源能被知名房企借壳可是一个非常圆满的结局;而重庆民企地产巨头金科,也借此拿到了进军A股市场的“准入证”。

    主演ST公司“保壳战”的并不仅仅是以上两家公司,目前已停止生产经营活动的*ST创智,其重整计划也于本月获批;而*ST白猫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也已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与此同时,ST长信[13.95 0.58% 股吧]重组材料终于获证监会受理,公司距离转型成旅游类公司的目标已越来越近。

    资本大鳄赚得盆满钵丰

    随着S*ST、ST公司咸鱼翻身,被套其中的投资者终于看到了一线生机。然而,在这场资本游戏中获益最多的,却并非普通投资者。

    ST光华变身为恒逸石化,公司股价在重组期间的大幅上涨,令公司新进的三大股东账面浮盈超过160亿元。公开资料显示,ST光华拟购买资产评估价值为42.34亿元,由公司向恒逸集团、鼎晖一期及鼎晖元博以每股9.78元的价格发行4.3亿股股份的方式作为支付对价。而自2010年2月11日重组预案一推出,ST光华的股价即出现暴涨,从9.92元最高上涨至54.50元。ST光华的定增价是以去年2月11日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为基准,正是由于这样的暴涨,令ST光华低廉的定增价格更显异样。如果以昨日的收盘价47.10元计算,此次交易完成后,上述三位股东的账面盈利已达381.59%,在完成本次非公开发行之后账面浮盈已逾160亿元。其中鼎晖一期的突击入股尤其“幸运”,鼎晖一期是2008年在天津成立的有限责任合伙人企业,实缴资本28.71亿元,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持股62.69%。2009年12月24日,鼎晖一期以2.3亿受让了恒逸集团持有的恒逸石化6.24%的股权,而仅一个多月后,ST光华即公布了重组预案。

    *ST圣方从2006年4月3日起暂停上市,此后三年仅依靠资产出售、接受财政补贴勉强盈利顽强保壳;而如今一旦复牌,兵分两路突击入股的十位资本玩家都将迎来一场财富盛宴。6月6日晚*ST圣方公告显示,将向新华联置地全体股东以2.27元定增12.86亿股。其中三位股东科瑞集团、泛海投资、巨人投资的实际控制人,则分别是著名的福建商人郑跃文,泛海建设[8.97 0.45% 股吧]的实际控制人卢志强,以及巨人网络CEO史玉柱等实业巨头。据了解,在2009年7月28日新华联置地增资扩股的过程中,以上三大股东分别认购了新华联置地股权;不久之后,*ST圣方就宣布了引进新华联置地的重组方案。以目前三家企业的持股量计算,三巨头的持股成本均为1.83元/每股左右。市场人士分预计,公司复牌后的股价应在9.9元~12.1元左右。以11元的中间价计算,三巨头的浮盈将分别达到4亿~9.5亿元。

    记者观察

    公司越烂“含金量”越高,这是A股市场的一道独特风景。

    有市场人士评价,垃圾公司重组就是一座金矿,这也是ST公司年年跻身十大牛股之列的原因。

    S*ST北亚暂停上市已长达4年,居然也能伴随着股改迎来新生,重组方还是无数上市公司垂涎欲滴的央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为了借壳上市,注册资本才1亿元的中航投资,短期内由大股东增资至25亿元,又将37亿元的净资产评估增值至66.49亿元。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公司今年1~2月才1124万的微博利润。翻阅其背景资料,S*ST北亚现大股东铁道部哈铁局,以及即将入主的新大股东中航集团,都是央企。

    当S*ST圣方宣布借壳新华联置地的重大重组方案获证监会批准时,资本市场就引起过一阵骚动,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是否将重新开闸?然而,监管层最近给出的解释仅是个案,S*ST圣方属于尚未股改的极少数历史遗留问题公司,为了支持股改,它走的应该是一个“绿色通道”。投资者疑惑了,无论是股改股还是未股改股,所有上市公司理应一视同仁,证监会为何独对新华联置地借壳S*ST圣方大开绿灯?入主*ST圣方的新华联虽然是民企,但实际控制人却有着深厚的国资背景。根据市场预测,一旦复牌,新华联置地将收益不菲。

    而这些公司重新踏回资本市场,更是为史玉柱等一众资本牛人再度享受财富盛宴,提供了不二良机。这些实体大鳄为何能洞察先机在公司即将停牌前夕突击入股?值得推敲。

    或许,以上这些复杂的利益链,就是“垃圾公司不退市”背后的最大动力。

来源: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徐岚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