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国际板渐行渐近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潘晟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0日

  自2009年4月国务院颁文明确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以来,有关国际板的预期不断升温,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监管层的一系列表态更让市场清晰地听到了国际板临近的脚步声。那么,对于上海而言,国际板究竟意味着什么?而国际板推出之后,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又会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呢?

  监管层频释积极信号

  今年以来,国际板推出的预期不断升温,年初至今来自央行、证监会等监管层领导在多个场合发出国际板即将推出的信号。在近期举行的2011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再次明确表态,我们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军也表示,国际板在规则的制定、技术准备、监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

  6月3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在发改委的这份工作意见中,重点谈到了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而"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研究建立国际板市场,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也是位列其中。

  6月6日,在上海电视台新闻坊"我与市长面对面"特别节目中,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在与上海市民代表交流时,详细为市民解答了上海推出国际板的条件,这也是政府高官就国际板问题向外界解读得最为详尽的一次。

  屠光绍表示,国际板的推出必须具备一些条件。一是法规条件,"境外的公司要到上国际板,首先就是要有一个法规,你必须要把它建立起来。这些就需要我们完善法规的具体条文,使境外的企业到这里来能适应这里的法规,我们需要去准备这些方面的一些条件",屠光绍说。其次是会计制度,屠光绍表示,作为境外的公司,境外与我国目前有些会计制度还不太一样,虽然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经越来越多地采取了国际的会计标准,但毕竟还是有差别。第三是技术方面的准备。最后是监管手段的准备,屠光绍说:"因为境外公司到我国来上市了,但是它的公司在境外,如果它出现了问题,怎么去监管它?那么必须我们这边的监管部门要和境外的监管部门有协议,这样有利于有效地监管"。而对于上述准备工作,屠光绍明确表态称,"应该说都已经基本准备到位了"。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一环

  2009年4月14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

  对于上海而言,国际板的推出不仅仅是一项创新,更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一环。从世界范围来看,海外金融中心普遍拥有发达的国际化市场。例如纽约、

  NASDAQ、伦敦等全球主要交易所,外国上市公司无论家数还是成交规模均已占据较大比重,其中美国证券市场与伦敦市场自建立起就鼓励国外优质企业到本地市场上市,国际化进程已相当成熟。以纽约为例,到2009年底,外国上市公司达495家,占比21.3%;总成交额19.3万亿美元,占比10.8%。而伦敦市场外国公司成交金额占比约达40%。新加坡市场的国际化步伐也很迅速,即便是处于亚太地区的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地方性金融中心,依然有一定规模的国际板。

  屠光绍表示,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就意味着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带有国际化,国际化的程度要越来越高,才能称之为国际金融中心。屠光绍进一步解释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际上把它分开来看,主要是由两个内容来构成。一个叫金融中心,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所谓金融中心就是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包括金融人才聚集程度非常高的这个地方。第二个内容就是国际金融中心,加上国际两个字,它就意味着不光是在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金融聚集程度比较高,甚至在国际上都有很强的影响力、辐射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要建的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非常大的战略目标"。

  对资本市场影响深远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建立国际板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及完善也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推出国际板的目的在于促进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国际板能加大我国资本市场与世界经济和全球市场的联系,可以学习国际市场的运行机制、监管政策、规范措施等,可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成熟化。

  其次,建立国际板,有利于规范我们资本市场的估值行为,规范内地股市定价机制的紊乱状态。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会出现估值水平大幅偏离业绩基本面的情况,而国际成熟市场估值规范,安全性高。

  第三,国际板的建立完善了我国资金市场结构,对我国资本市场具有"鲶鱼效应"。国际板的建立能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吸引国外资金,同时提升国内、国际投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市场关注度。

  最后,国际板的建立还有利于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且即将建立的国际板上市企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目前存款的负利率、房地产投资吸引力下降,市场富裕的流动性可以有了新的投资方向。

  长江证券表示,参照美国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了类似纽约证券交易所有严格上市条件的主板市场,在深圳建立了类似NASDAQ市场相对宽松的创业板。而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向国际市场开放,建立国际资本交易平台是建立中国多层次交易平台的必然要求。

  虽然短期来看,国际板是否存在市场资金的分流、会不会压低A股市场的估值、降低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投资热情,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但从中长期来看,国际板的推出有利于完善我国多元资本市场结构,加快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引进国外上市公司优质的管理制度,规范我国资本市场的估值水平,减少市场的大幅波动,扩大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加快人民币国际步伐和分流充裕的流动性。同时,参考周边主要市场的变动情况,国际板的推出将对我国证券市场结构合理性调整产生正面影响。

  链接

  国际板要和人民币国际化等结合起来

  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政府日益重要的政策目标。就中国的政策立场来讲,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汇率风险,提高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还可以为国际储备起到保值的作用。同样的,上交所推出国际板作为人民币国际化过程的重要体现也在近期受到了很多关注。其运作,势必要和人民币国际化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结合起来。

  如果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需要兑换成美元用于境外投资,那么通过在境内结汇,不仅可以减轻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的压力,同时我们的外汇储备也多了一个天然的投资渠道。如果这些企业将资金用于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和扩张,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是积极有利的。

  对国内市场来说,国际板的推出已经在市场上引发对股市资金分流的担心,并且在普遍预期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这一步甚至可能会带来新的流动性,而这些都是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所要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加以正确有效的引导,国际板可以带领市场上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从而避免流动性过分集中在楼市和部分商品市场,实际上可以缓解政府在政策制定上的一些压力。(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

分享:

来源:上海金融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