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理财 积极、稳健、长期为上策
本报记者 赵赫男
积极严谨的敬业态度,繁重琐碎的职业特性,让很多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之余,无法过多关注自己的生活,没有精力学习或运用理财知识打理家庭的财务。由此造成很多教师的理财观念过于稳健,对资产的配置和运用缺乏足够的重视,对新的理财工具也没有足够的认识。
其实,无论是幼儿园学前教育,中小学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或职业类教育的教师,都有其鲜明的特殊性,可以根据其职业特点和生命周期理论,做出相应的理财规划。有着稳定收入的教师群体,抵御日常生活的风险能力比一般人强,因此,教师完全可以转变传统的理财理念,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和品种。适当涉足一些稍激进的投资渠道,比如开放式基金、债券、股票等,确保家庭财产在保值的前提下,得到很好的增值。
社保医保只提供基本保障
商业保险才是锦上添花
因为教师职业相对稳定,普遍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不足,大大低估了风险对自己和家庭的影响,相对其他职业,教师购买商业保险的比例非常低。
社保和单位福利只是为教师养老和医疗提供最基本的保障,配置一些必要的商业保险是必须的。在品种选择上,商业性养老保险和普通医疗保险上可以有所弱化,配置以意外险和重疾险为主,适当结合定期和终身寿险,为自己和家庭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防护墙。
不同生命周期
选择不同的投资比例
青年教师:建议除房产外,金融投资品种的比例为: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50%,稳健型基金30%,债券型基金10%,现金和货币型基金10%。
中年教师:金融投资品种比例为: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占30%,稳健型基金占40%,债券型基金占20%,现金和货币型基金占10%。理财目标主要是针对教育储备金和购房购车等家庭主要开支作准备。
老年教师:金融投资品种比例为:稳健型基金占50%,债券型基金占30%,现金和货币型基金占20%。配置部分高流动性资产是为了应付日常突发的高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