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作者:曹开虎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9日
当你穿着一件普通的以涤纶为原料的衣服时,有没有想过顺着这件衣服往上游不断延伸,在这个产业链上,谁最赚钱?
是制衣厂家?是贸易商?还是涤纶厂家?都不是,最赚钱的除了拥有资源的石油公司外,就是这个产业链上拥有核心技术的催化剂公司——壳牌全球解决方案旗下CRI/CRITERION标准公司市场营销亚太私人有限公司(CCMAP)、美国科学设计公司(SD)和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后出售给陶氏化学)。
生产涤纶最主要的原料是乙二醇,乙二醇的原料是环氧乙烷,而环氧乙烷主要原料是乙烯,乙烯的原料主要是石油,催化剂就是在这一系列产品演变过程中必须要添加的。
“全球提供环氧乙烷和乙二醇催化剂的公司主要有3家,而全球90%以上的环氧乙烷和乙二醇生产都采用这3家公司的催化剂产品。”浙商证券分析师代鹏举说。
过去多年时间里,中国对环氧乙烷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国内由于乙二醇装置投放较少,而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乙二醇自给率不断降低,2009年,国内乙二醇自给率仅为25%。
代鹏举预计,到2012年,中国对环氧乙烷的当量消费量将达680万吨,届时环氧乙烷的当量生产能力只有约470万吨,仍然大量依赖于进口。环氧乙烷是危险化学品,化学性质不够稳定,长距离运输存在一定困难,基本没有直接的环氧乙烷进出口,而是以进口环氧乙烷的下游产品的形式,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乙醇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二醇醚等。
面对需求越来越旺盛的中国市场,以CRI/CRITERION标准公司市场营销亚太私人有限公司(CCMAP)为首的催化剂公司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拓展力度。
“在中国自己的催化剂研发出来之前,国外催化剂的价格比现在要高出1倍。正是国产催化剂的问世,让外资催化剂产品不断降价。”燕山石化研究院一位专家昨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国内拥有20多套环氧乙烷装置,壳牌在国内催化剂市场份额中最大。
熟悉催化剂行业的一位人士向本报介绍,以年产30万吨环氧乙烷和乙二醇为例,不包括土地、外面槽区等成本,粗略投资约为1.5亿美元,如果催化剂从国际上购买,包括工艺技术、催化剂以及一些连带服务,这1.5亿美元中需要支付2000万~2500万美元给外资专利厂家。
不仅如此,30万吨规模的环氧乙烷和乙二醇工厂,一次需要250吨左右的催化剂,寿命为3~4年,此后还得继续花大笔资金购买催化剂。
壳牌全球解决方案技术转让与销售亚太区总经理赖健诚告诉本报,目前全球环氧乙烷和乙二醇装置内正在使用的催化剂是1.5万吨,中国正在使用的催化剂为2000吨。
他预计,未来5~6年,中国催化剂的需求量,将从目前2000吨左右增长到4000吨。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