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一站式服务让农民技高一筹——南康市农民学院扫描

来源:刘家喜 黄继妍    作者: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7日

    5月30日,南康市横市镇禾田村农民邓立润正在南康市农民学院上电子电工班的培训课程。他告诉记者,这次培训不仅要多学点知识,还想认识一些专家和老师,以便以后能更好地交流,培训结束后打算开一家五金店。

  近年来,南康市已有近20万农民和邓立润一样,在农民学院学到一技之长,顺利实现就业创业,逐步发家致富。农民学院“培训不收钱、生活有补贴、合格发证书、帮助找工作”的“一站式服务”早已家喻户晓,走出了一条新时期农民教育培训的新路子。南康市也因此成为教育部确定的江西唯一的“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

  整合培训资源,变“零敲碎打”为统一品牌

  以前,南康市涉农培训零敲碎打,难以形成合力,培训效果欠佳。2007年10月,该市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农民知识化工程”等各类涉农培训资源,以公办的南康市职业中专为主体,成立公益性的农民培训机构——南康市农民学院,对农民进行免费培训。

  5月10日,2011年第三期培训班正式开班。记者在学院看到,每个教室几乎都坐得满满的,学员们正在认真上课,教师讲课的内容以实用操作为主。

  “培训内容一定要实用,否则农民不会来。”学院常务副院长陈祥生介绍说,他们的培训内容是紧紧围绕当地的家具、服装、电子、甜柚、生猪、矿产品等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企业需要和农民实际,不断精选调整专业工种培训,目前已开设了38个职业技能培训工种。为了增强培训实用性,学院老师还自编了不少教材。

  参加培训的农民还能享受“三免三补”政策:即免除学员培训费、免费为合格学员颁发全国通用的初级《职业资格证》、免费推荐就业,补贴学员基本生活费每人每天9元、奖补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的学院每人90元、给予特困学院生活救济每人500至1000元。

  为了方便农民就近培训,对一个培训工种达到20人以上的乡镇和企业,学院还实行“送教上门”、“送教入企”的服务,开展订单式培训。

  3年多来,每年都有近6万名农民在这里享受免费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等“一站式服务”,就业率达98.6%,创业成功率达90%。一批又一批学员成长为乡村致富能手、工厂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月收入普遍比培训前高出400元以上。

  扶持创业梦想,真正做本土企业家的贴心人

  “我打算与别人合资租山地种茶叶、果树和蔬菜,现在就想多了解一些创业方面的知识,提升管理能力。”这几天,南康市十八塘乡下埠村农民谭财秀一边参加创业班培训,一边琢磨着租山地的事情。随着全民创业热潮的兴起,自去年开始,南康市大力实施本土企业家培养工程,开设农民创业培训班和MBA课程培训班,聘请高校教师、优秀企业家、行业协会专家为学员授课。

  在创业培训的引导下,南康的本土企业家越来越多,创业之路越走越稳。东山街道农民殷文萍,在坪塘村建有果园350亩,每年培育甜柚、脐橙等苗木30多万株,成为村里增收致富的带头人;龙岭镇金龙村农民殷桂香,在村里搞起了草莓、西瓜、蔬菜多元化种植经营,种了十几亩大棚瓜果……

  “培训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我们对企业家的扶持却是长期的。”学院副院长邱德欢告诉记者,除了市职业中专本身的师资队伍外,学院还组建了一个由60名行家里手、高校教授、企业工程师组成的特聘教师“专家库”,他们都很乐意为学员解答创业难题。

  去年5月,南康市黄都家具公司总经理赵高玉参加了农民学院的MBA培训班。培训结束后,他便更加注重企业成本的控制,不断优化采购流程,如今采购原料每月可节省成本3万元。最近,赵高玉又遇到了公司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难题,一筹莫展的他赶紧与培训班教师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后,老师亲自来到他的企业对其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并帮助该公司重新规范财务制度。

  现在,参加创业班培训和MBA课程培训班的学员中,有5000多名学员创办了果庄、服装厂、家具厂、酒店等经济实体,700多人成为甜柚、生猪等产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大批农民实现了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

  记者点评:劳动者技能与岗位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是当前就业工作面临的一大矛盾。健全完善培训与就业对接机制,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地都在不断探讨和实践。今年,全省将免费培训50万人。不管是省内工业园区定向培训,还是创业培训,我们都希望能像南康市农民学院一样,受到农民的欢迎,真正满足农民的需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把培训资金真正用到实处。

分享:

来源:刘家喜 黄继妍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