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温跃 赵小亮 徐婧 戚明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7日
一台台在海岸边枕风眠涛、迎风转动的巨大风车,构成山东威海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让千里海岸线散发着童话般的韵味。书写这童话的正是一个个日益成熟壮大的风电企业。2010年底,随着大唐风电一、二期工程66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项目成为山东在役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
谈到项目的顺利运行,大唐文登风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正福难掩激动:“威海风电产业也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资金和技术长期制约着产业发展。多亏我们搭上了国家支持绿色能源发展政策的顺风车,使项目顺利投产。”
风电只是该市众多绿色能源项目受益于政策扶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威海市不断加大对绿色能源开发使用力度,截至今年2月末,全市已开发利用的绿色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资源、地热资源、水资源、农村沼气等5个大类,年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109.49万吨标准煤,占能源年开发利用总量的24.75%,促进了地区能源结构的改善,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经济、环保双受益。2010年10月,辖内荣成、文登两个县级市更是获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
政策扶持 指明绿色能源方向
2006年以来,威海市政府出台创建国家绿色能源县工作相关政策,确定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实效”和“节约与开发并重”的原则,由发改局、财政局、工商局、税务局、科技局、水利局、农业局、人民银行等部门成立威海市绿色能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推进绿色能源建设。
2010年,辖内文登市成立由政府市长亲自挂帅的风电产业领导小组,设立风电产业招商办公室,并规划建设风电产业园。目前,已先后引进投资5亿美元的现代重工风电科技、投资5.4亿元的歌美飒风力发电、以及投资2亿元的龙江重工等风电设备配套项目。
截至2011年4月,威海辖内荣成、文登两市累计申报绿色能源项目27个,获得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扶持资金6270万元。同时,两市政府先后出台财税激励政策,累计补贴资金4740万元。
银企合作 搭建融资沟通平台
近年来,人行威海市中支鼓励辖区银行业机构抓住国家扶持绿色能源建设的时机,积极争取合作项目,构建稳定的银企合作关系,为企业和银行之间建立起一座有效沟通桥梁。2009年,人行文登市支行牵头各银行业机构成立金融服务领导小组,采取定期走访企业、举办小型企座谈会、举办专场辅导班等形式,加强与新能源建设项目的互动频率,促进银企合作,目前已累计走访新能源建设项目企业16家,向新能源企业提供“一站式”咨询、查询、座谈、培训、融资服务7次。
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为绿色能源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威海市风电开发远远走在了前列。截至2011年4月,山东省风电装机容量达150尤千瓦,其中威海市容量就达40尤千瓦。2010年以来,威海市共举办银企互动推介会10次,分别与30家新能源建设项目达成合作意向,签约金额8.2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7.3亿元,资金到位率达89%。
金融支持 创新信贷服务产品
自2006年以来,人行威海市中支每年都把扶持绿色能源发展作为金融支持的重点,列入货币信贷工作指导意见。人行荣成、文登两市支行也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绿色能源建设的金融支持的意见》,鼓励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加大对绿色能源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全市银行业机构积极响应,根据绿色能源建设特点,不断创新金融产品,通过建立主办银行、无息贷款、新能源建设贷款等方式,累计为绿色能源建设项目贷款11亿元。同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对绿色贷款实施利率优惠,2006年以来累计为企业、个人节约融资成本1316万元,如农发行、工行、建行文登支行累计为南海新区风电、光电项目贷款61342万元,全部为基准利率贷款,仅此一项年为企业减少利息支出326万元。荣成农村商业银行对农户沼气建设实施少上浮20%的利率优惠,年可为农户减少利息支出144万元。
环保效益 打造绿色低碳经济
绿色能源产业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力引擎。
伴随着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威海能源结构大为改善,环境质量得以逐年提高。2010年,辖内荣成、文登两市一年中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分别达到100天和95天,两市农村均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用气,综合能耗成本与2005年比降低45%-50%,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明显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
新能源的经济收益也相当可观。大批绿色能源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产出稳定,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和金融发展。2010年威海市绿色能源项目共实现产值3189万元、利润730万元。如今,威海“绿色环保”的城市品牌日益响亮。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