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温居林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3日
随着外来银行的相继入驻,市场份额竞争愈演愈烈,每一次外来银行的入驻都会引发赣州银行业一次次的人才“地震”,他们对本土的高级金融人才需求不断加大,拥有丰富管理经验和雄厚客户资源的金融人才成为各大银行争相招揽的对象。跳槽、换岗、挖角成为这个圈子里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外来银行掀起人才争夺战
5月份,赣州银座村镇银行接连发布招聘启事,面向赣州开发区、章贡区、龙南县、大余县招聘总行业务岗、支行行长、支行部门主管、柜员、信贷员等人员岗位。招商银行赣州分行、兴业银行赣州分行、赣州银行、浦发银行等也纷纷张榜求贤。
据赣州金融网金融机构招聘信息上的不完全统计,今年1至5月,外来银行发布的招聘信息明显增多,其岗位包括分行副行长或行长助理、公司业务部经理或副总经理、办公室、风控部等,几乎涵盖了所有部门的人才,招聘人数超过200人,其中中层以上的岗位占四分之一,有50多个。
记者了解到,目前赣州已开业的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一把手”或副行长,大部分是在赣州有过多年国有银行管理经验的中高层。而计划筹建中的一些商业银行负责人名单中,也是一些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网点的行长和部门负责人。
“外地银行抢滩赣州后,出于对市场和成本的考虑,银行的从业人员基本是‘本土化’,本土的银行业人才对赣州的情况非常熟悉,而且也方便开展工作,这对原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则加剧了人才竞争。”赣州银监分局一工作人员这样说。
从国有银行跳槽到股份制银行,最早发轫于赣州银行。赣州银行创立之初,从我市四大国有银行挖走了部分优秀人才。赣州银行个人业务部总经理刘红福就是从一家国有银行跳槽至赣州银行,而且赣州银行的许多中高层原来都有过国有银行管理经验。
高薪高职位搅活一池春水
对于赣州银行业内频繁出现的“挖人”现象,某股份制银行负责人认为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培养一个业务专才需要时间,而从别的银行挖有经验的人则是一条用人的捷径。
采访中,多数人表示,外来银行挖人的“杀手锏”就是更高的职位和更高的薪酬。通常来讲,大型银行中层的收入中,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基本比较固定,年终奖金和公积金会根据职位的不同有所变化,但整体变化不大。而股份制银行在绩效工资、年终奖金方面比较灵活,这些收入的多少直接与银行的业绩“挂钩”。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已在股份制银行任职的张先生表示,除高薪外,更看重的是发展空间,比如我35岁在国有银行某分行做了副行长,基层人员相对较多,竞争比较激烈,努力工作很多年,才会得到提升。而我跳槽到外来银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上升一个台阶。据悉,跳槽到股份制银行后,有原国有银行分行的副行长做了赣州分行的行长,有原国有银行支行行长升为分行个人业务部负责人,有原公司银行管理部负责人升为副行长。
当记者问及张先生薪酬时,他不太愿意透露,只表示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层的收入大概会相差一倍左右。但是,高薪的背后则是高劳动量和高强度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在股份制银行压力相对较大,经常加班是常事。
人才流动促银行理性竞争
5月16日,赣州市银行业协会制定的《赣州市银行业从业人员流动公约》和《赣州市银行业从业人员道德行为公约》先后公布,以维护银行业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从业人员合理、有序流动。
赣州某银行的高层人士告诉记者,股份制银行入驻赣州引发的“挖角”现象,对于国有银行来说不亚于一次“地震”。在某种程度上说,国有银行成了外来银行培养人才的摇篮。不过,人才的理性流动有利于促进竞争,稀缺专才的价值也凸显出来,有利于行业人才培养。
赣州银监分局工作人员张小姐表示,人才流动对赣州金融市场是件好事,它可以让一部分新鲜血液流入国有银行的管理层,能够让国有银行焕发新的生机。同时,能激活国有银行的体制机制,比如要想留住人才,如何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如何实施有效的人才战略,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面对迫在眉睫的人才缺口,如何招募并且稳定培养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建设银行赣州某支行行长认为,竞争将使赣州银行业工业人员的待遇和相关政策不断提高和完善,未来加剧的人才竞争,将会使人才得到更充分的尊重和更广的发展空间。国有银行为了避免人才断档会加快完成干部年轻化的过程;而股份制银行为了留住人才也会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良性循环后最终受益的是银行客户以及整个金融环境。
在采访中,大多数人表示,随着赣州银行业格局逐渐多元化,人才理性流动能促进银行业人才结构日趋合理,银行间竞争符合市场规律,同时,赣州银行业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纪元。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