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2日
“创业之星”大赛组委会负责人王红卫
在创业者的竞技台上,创业者单纯有想法、有创意就可以行动了吗?产品开发要一步到位,再抢占市场吗?技术抑或管理才是决定性因素?“创业之星”大赛组委会负责人、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王红卫分享了他的意见与经验。
南方都市报:很多创业者相信,只要有想法、有资金、有人脉就能成功。作为创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你在接触过的企业里面,他们实际创业过程中会首先遇到什么问题,在IT电子商务企业方面,最终成功的几率有多高?
王红卫:开始时,创业者创业往往是缘于热情冲动以及不成熟的构想,但是他们对企业发展的定位往往是没有概念的。研发、产品是一回事,作为企业需要有整体战略,资金配置、人才储备、市场布局等方面怎样把握?首先,资金如何分阶段来落实到,企业先发展什么后发展什么?这些问题对创业着来说,都是第一道门槛。
实际上,IT创业者的存活率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低,我所了解的,大概在70%左右。而难以为继的占20%,昙花一现、彻底失败占10%。当然,存活下来的并最后获得成功的比例只有3成左右。
南都:有观点认为,先有产品,才能进入市场,这得到不少创业者的认同。在很多路演活动上,甚至会有创业者直接向风投提出融资做产品,而风投听到后,往往以财务的问题来考这些创业者。你站在哪一边?
王红卫:风投的观点是正确的,创业应先关注财务管理。因为创业者所“创”的不是研究院、研发机构,而是一个企业。一旦拿了执照、租了场地、开门营业,都必须要考虑怎样才能维持下去,所以财务管理是创业型企业的核心。所谓财务管理就是指,“退,能保证资金链不断裂;进,则能赚钱。”企业资金运用无计划安排、无序配置是最危险的。为什么很多贸业型的企业能够快速发展?道理很简单,因为它们先把市场做好,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然后再回头搞生产加工、技术研发。
南都:创业者会担心没有好的产品,如何把市场做好?南山某团购网站向我们透露,仅网站开发就准备了一年多。他们认为,“第一炮不够响亮,后面的推广等工作就很难做了。”
王红卫:其实,创业者的情况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前期产品研发投入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资金充裕,首次融资就拿到千万元以上,当然可以花更多的力气在产品上。但是,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须量力而行,不能把自己推到绝路上。其实,创新并不意味着背水一战,而是企业解决了生存问题、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再进一步开发更出色的产品,并不断稳步升级,持续创新。
南都:搞创新的人往往都是些爱自由的、爱冒险人,一听到管理就头大。不仅创业者,还有一些大型企业里面的技术出身的负责人都会认为,再好的管理,没有技术、市场做保证,最后能成功吗?你是怎样看的,能否举些案例说明吗?
王红卫:这是一个误区。企业进入成长轨道后管理远比技术、市场重要。虽说没有技术、产品,企业不能起步,但不善于管理,企业却走不远。我个人相信,比尔·盖茨不一定是个技术天才,但肯定是个管理天才。
在我们投资的企业中,是有过教训的。2001年,南山某通讯基站项目的企业,第二年销售额已高达2000多万元,利润上千万。可是不久,内部管理不善的问题开始呈现,最后甚至内讧,导致经营无法扩大。尽管现在公司还存在,但已错过了黄金发展阶段,创业的锐气也完全消耗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