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南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1日
进场招聘的岗位有19475个,求职毕业生却只有8200余人次,往年的“一职难求”如今变成“粥”多“僧”少。据统计,今年5月,省人才市场共举办大型招聘会5场,职位需求比为1∶0.42,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非常突出。
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据省劳动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进入5月份以来,用人单位共发布招聘信息数12847个,人才需求58266人次,而求职者只有16725人次。除了“粥”多“僧”少外,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也明显,财会、计算机等专业,人才供给数量相对过剩,而技工/服务、客户咨询与服务、酒店/旅游岗位则出现用工荒。
“面霸”、“考霸”加剧用工荒
据省人才市场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明显与不少“面霸”、“考霸”有关。
5月底,应届本科生小赵终于找到了一份底薪为1000元/月的营销工作,脱下了“面霸”的帽子。在此之前,小赵投了近1000份简历,得到过30多个面试机会。而同为应届本科生的小刘,被同学戏称为“考霸”。从去年12月起,她去过十几个城市考事业单位公务员。
部分应聘者择业观不现实
此外,初入职场“90后”的择业观,也是加剧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原因。江西某网络科技公司负责招聘工作的刘先生说,近两年来,求职者的队伍主力已经渐渐转向1988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这一群体中的很多人在求职过程中的表现和要求往往让人瞠目结舌。“不少‘90后’根本不把工作放在眼里,只注重工作是否好玩、是否轻松,动不动就炒老板的鱿鱼!”
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是生活中不可或缺且占据时间非常长的一段职业经历,人需要通过工作创造并证明自己的价值。与其艰苦地工作,盼着假期快点到来,不如尝试着在工作中寻找快乐。记者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