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上海新兰德马宜敏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31日
上周以来B股市场紧随A股震荡下跌,尤其上周一的长阴线,使得B指再次破位,沪市B指脱离了原来300点的平台而直接击破280点整数关口,深市B指更是下跌50点,直探至730点之下。
在外围市场上,因担忧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扩大,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动荡走势,惠誉再次下调希腊信用评级、标准普尔下调意大利信贷评级,以及希腊势在必行的债务重组,意味着欧洲债务危机的黑洞可能再次爆发。上周美国公布的部分经济数据偏空,美股市场呈现震荡走低态势。欧洲银行业可能避免实施部分巴塞尔Ⅲ银行新规的消息,令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欧洲股市上周五温和走高。6月底美国
QE2到期结束的时间窗口正在临近,之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将对资本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从中短期来看,美联储仍将继续购买国债以压低收益率水平,美国债务规模仍在继续扩大,使得美元指数继续保持弱势的可能性增大。
国内经济方面,有关数据显示,5月份第二周开始的农产品价格再度上涨,郑商所的籼稻合约价、硬麦合约价等也再次上行。很显然,长江中下游遭受干旱已经影响到了夏粮和农产品的价格预期,结合“电荒”背景下用电成本的提升,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的通胀预期。目前,尽管经济增长动力在明显削弱,但通胀预期的进一步复杂化,使得调控政策在CPI见顶回落得到确定之前还很难松动。从6月份起,银行将进行日均贷存比考核、紧缩背景下的股市“大小非”迫于资金压力和预期转向悲观而不断加大套现规模,市场流动性正在进入一个阶段性的缺水期,使得扩容压力较以往更显突出,不仅对A股市场,同时对B股市场的影响同样巨大。
消息面的动荡,对上周市场跌势无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方面,通胀形势继续以其特有的严峻性演绎,调准过后加息可能依然存在。在国际油价及大宗商品价格跌势中,前期的输入型通胀压力虽然得以缓和,可是国内价格因素又有了新的变化。比如多类食品价格再次出现上涨,这对5月CPI的高企埋下伏笔。另一方面,表面看引发上周一巨阴的导火索,在于市场担忧国际板开启对股市资金面的分流,但深层次来看是市场流动性收紧导致供需失衡的延续。尽管从上周公开市场净投放590亿元看,持续投放对短期内资金压力起到缓解作用,但从前期紧缩的累积效应考虑,银行全力揽存以备战6月份开始的贷存比考核,加之伴随6月份美联储
QE2到期的全球紧缩背景,流动性收紧趋势的延续令市场惶恐不安。只有等待宏观环境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有所改观,B股的探底脚步才有望停止。
综合而言,当前投资者的心态不稳定,预计市场弱势将会延续,而技术性反弹不会引来多少跟风买盘,相反会导致抛盘出现。从技术形态上看,盘中部分主力对大盘目前的调整幅度并不认可,因此大盘还需要不断震荡夯实底部。盘中虽有个股活跃,但量能却显萎缩。但鉴于大盘K线远离5日和10日均线,短期乖离率较大,有技术性回抽的要求,短期沪市B指在275-295点区间震荡概率较大。但如果市场量能持续萎缩和消息面逐步转暖,短线大盘下跌速率有望趋缓。近期大盘在震荡筑底,在升势未确立之际,投资者仍以观望为宜,等待市场转势信号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