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赵德旺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30日
抓内控、防风险,既是各级人民银行一项工作重点,也是一项工作难点。近年来人民银行河南省信阳市中心支行紧密结合基层行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通过实施会计核算“三零”目标管理、开发应用县支行风险防范远程监控系统、对重要业务岗位人员实行整体移位强制休假监督等措施,构建起了自我控制、远程监督、外部检查“三位一体”的内控管理模式,确保了各项业务的安全运行。中心支行连续11年实现安全无事故、连续5年被济南分行授予“三无安全行”、连续9年被济南分行综合考核为A级行。
观念创新
树立“零”的追求
在人行信阳市中心支行,“零差错”是工作目标之一。早在2007年4月,信阳中支就在会计、国库、发行三个专业推行了以“操作零违规、核算零差错、资金零风险”为主要内容的“三零”目标管理活动。
“三零”目标能实现吗?活动开展之初,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中支党委从解决员工思想问题入手,专项开展了“会计核算质量教育周”暨“我的岗位请放心、我的工作无差错”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中,行领导与会计核算人员一起座谈讨论,剖析“木桶理论”、“青蛙现象”,查清问题、制定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员工的思想误区,增添了实现“三零”目标的信心。
“三零”目标管理是走形式吗?看过信阳中支完善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后,这个疑问自然会消除。仅会计差错处置,按照“考核管理办法”,不仅要根据差错性质不同,细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差错,还根据差错产生原因和岗位关联程度,对相关责任人划定全责、主责或次责。同时,为促进差错整改,该行还建立了递进式责任追究制度,如对同质同类差错再次发生的,根据差错不同程度,分别由部门负责人、主管行领导、行长与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谈话。在处罚手段上,也由经济处罚、通报批评、取消评先资格、纪律处分逐级递进。出现问题问责,实现目标受奖,双向激励有效调动了岗位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精心做好每一项操作、精细把好每一个环节成为员工自觉的工作准则。
“三零”目标管理有效吗?信阳中支用一份漂亮的答卷回答了这一问题。2008年,中支事后监督累计监督会计核算业务35万笔,发现差错58笔;2010年,累计监督47万笔,发现差错10笔。两相对比,业务量增长34%,但差错下降了83%。2008年,8家县支行仅4家支行实现4次季度“三零”目标,而2010年,8家支行共27次实现季度“三零”目标,其中,3家支行实现了年度“三零”目标。
科技创新
让上级监督不再“远”
分析监督弱化的原因,大致有三个,即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弱、下级监督太虚。如何让上级监督不再“远”,针对此,人行信阳市中心支行大胆创新,利用现有资源和网络技术,于2008年初,开发了县支行管理与风险防范远程监控系统,系统通过综合利用各种监督检查成果,上下互动,全面直观的反映县支行风险状况,解决了以往县支行内控风险评估透明度不高、信息传导时效性差、事后防范工作被动等问题,实现了县支行岗位和业务操作风险防范、检查、评估的系统化、网络化、直观化,被大家形象地喻为中心支行的“千里眼”。
准确识别风险、全方位实时监控是系统的亮点之一,根据总行下发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信阳中支按照县支行“两部两室”和岗位设置对风险点进行纵横标识,实行“网格”定位,确定了县支行50个风险部位和146个风险点,中支及县支行分管领导只要登录系统,就能实时查阅自己负责的风险点,了解部门工作开展情况;亮点之二是系统能客观公正评估风险。将上级及县支行本级内控风险检查情况输入系统,能够自动生成风险评估结果,使考核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及时预警风险是系统的亮点之三,通过该系统,各级领导可以查阅分管部门、岗位的风险状况历史记录,便于部门之间、岗位之间过去、现在的纵横对比、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预警,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风险措施。系统应用以来,信阳市中心支行先后对3家县支行的23个风险点进行8次风险提示和预警,收到了良好效果。2008年10月,在总行案件防范联系点座谈会上,信阳中支作了经验介绍,2009年,远程监控系统正式在济南分行辖区应用推广。
方式创新
用整体移位让风险“显形”
2009年5月的一天,人行固始县支行综合业务部突然迎来上级行“奇怪”的检查组,说突然,是因为事前既没有本行领导安排,也没接到上级行通知。说奇怪,检查组人员顶岗干起了日常业务,被检查人员则全部离岗放了假。这新奇的事源自信阳中支监督方式的创新,即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整体移位强制休假监督。创新中,信阳中支整合现有人力资源,分专业成立替岗小组,根据党委安排,对中心支行及辖内县支行业务部门重要岗位人员实施整体强制休假,由替岗人员接岗工作,并实施移位式业务监督。
与常规监督方式相比,移位监督有四大特点。一是反映了工作原貌,二是拓展了监督范围,三是增强了监督时效,四是提高了监督质量。
一名县支行国库人员这样评价移位监督工作,“对它我们既爱又怕,爱的是,移位小组来了,我们才能休假。怕的是,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整天都要担着心”。正是移位监督的警示作用,有效增强了业务人员工作责任心。同时,通过人员交流、集中培训、现场辅导等方式,也提升了基层业务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
2009年以来,信阳市中支共对8家县支库实施移位监督14次,强制休假人员54人次,检查业务近5万笔,发现问题29个,其中全辖通报4个,现场整改25个。通过移位监督,最直观的成效就是差错率明显下降,2010年,8家县支行国库业务差错5笔,与2008年和2009年相比,分别下降了67%和50%。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