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30日
在A股市场,总有这样一些上市公司:明明募集资金专用账户里大量的现金尚未使用完,而它们却仍然想方设法地向市场再伸手;还有的企业,上市以来几乎从未给股东带来过真正收益,但却玩起了接力圈钱的游戏;更有企业本身根本就不符合再融资的硬件要求,却仍然肆无忌惮地越过监管红线从市场疯狂圈钱……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IPO和再融资速度的不断提速,不少上市公司纷纷挤进再融资的队伍中浑水摸鱼。一时间,上市公司圈钱乱象四起……
IPO募集资金未用完急于二次圈钱
近期以来,被曝光圈钱乱象最多的无疑就是那些上市没多久,在IPO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的情况下,就急于开始了第二轮圈钱,甚至它们抛出的再融资额度远远超过了IPO募集资金额度。我们把这种圈钱行为称之为: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狂圈钱。而这类企业近期的两个典型代表就是兴民钢圈(002355)、巨力索具(002342)。
兴民钢圈IPO募集的7.1亿元资金并没有满足它贪婪的胃口。上市仅仅一年,面对募集资金尚未完全用完且存货倍增,这家企业便很快急不可耐地再次抛出一纸超过10亿元巨额再融资计划。据4月底兴民钢圈发布的再融资预案显示,公司将增发不超过7000万股(不低于3000万股)新股,增发价格为15.95元。届时,兴民钢圈通过此次增发最高可取得10.5亿元的再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兴民钢圈的再融资计划是在IPO募投项目尚未完全达产并且公司尚有大量募集资金尚未使用的情况下推出的。而这纸再融资计划的出炉时间,距离其上市仅仅只有一年时间。公开资料显示,兴民钢圈上市时间为2010年2月9日。
根据公司年报,截至报告期末,兴民钢圈IPO募集资金专户里面还有2.07亿元的资金尚未实际使用。在分析人士看来,“兴民钢圈在前次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的情况下,就急于启动更大手笔的扩张,这种扩张显然是带有较大盲目性的。公司销售能否有效消化大幅新增产能,这是一个问题,而更需要指出的是,前次募投项目尚未完全达产,在其募投效果也无法得到全面市场验证情况下,仍然大规模再融资搞扩张,这对投资者也是不负责任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从财务数据进行对比,或许不难看出10.5亿元这个数字对于兴民钢圈到底是何概念:上市前,兴民钢圈的净资产规模只有区区不到4亿元;IPO之初,兴民钢圈计划募集额也只有2.6亿元;IPO发行后兴民钢圈的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也还不到7.1亿元。
对于兴民钢圈的再融资计划,曾有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市场人士做出评价说:“这纸再融资公告简直是匪夷所思,上市仅仅一年就启动再融资,这种事情在A股市场本就非常罕见,而且其再融资规模远远超过IPO融资规模,兴民钢圈算是个不折不扣的圈钱急先锋。”
实际上,上述担忧绝非杞人忧天。根据兴民钢圈年报,公司去年营收只增长了25%,而其存货却倍增,产品积压较上一报告期大幅增长。数据显示,兴民钢圈去年初存货余额为1.51亿元,而到了年末时,其存货量已经剧增到了3.8亿元,而且在其存货中,兴民钢圈的库存商品由年初的6365万元剧增至1.15亿元,产品积压大幅增加了80%,远远超过其25%的营收增幅。
“急剧增加的产品积压与大幅扩张的产能,如果把两项数据放在一起来考虑,就难免不让投资者担忧,兴民钢圈能否有那么大的胃口去消化新增产能,这无疑也给公司的盲目扩张埋下了巨大的隐忧。”上述分析人士如是说。
紧随兴民钢圈其后的是巨力索具。如果说兴民钢圈再融资为贪婪无度的话,那么巨力索具的再融资计划更是受到广泛质疑。巨力索具再融资计划的推出,是在其上市后募集资金尚存且业绩几乎停滞不前的背景下推出的。
巨力索具早前曾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正在筹谋非公开增发股票的相关事项,这也意味着,上市才刚刚一年的巨力索具,在IPO募集资金尚有富余的情况下,又要开始筹谋再融资了。
据悉,巨力索具于去年1月26日正式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其IPO募集资金高达12亿元。而根据其年报,2010年公司已经使用了约10.45亿元的募集资金,尚有一定额度的募集资金未使用完毕。与其再融资扩张野心相比,其业绩却不尽如人意。2010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亿元,较上一年仅仅增长了0.34%。
前次募集资金尚有空余的企业,监管层是否应该对其再融资计划放行?对此问题,不少业界人士表示质疑,首先,前次募投项目的收益效果无法得到市场的充分验证,盲目扩张存在较大风险;如果放行,不排除一些上市公司将不再关注自己业绩,一旦亏损就可以通过申请再融资筹集资金。此后,再通过股东大会和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的帮助变更募集资金使用途径,轻而易举地去弥补自己的亏损或者流动资金,这将给市场留下诸多隐患。
越亏损越圈钱
不注重给股东带来回报,反而毫不顾忌公司持续亏损却接二连三地向市场伸手要钱,这类企业在A股市场也不少。我们把这类圈钱乱象称之为越亏损越圈钱。而这里的两个代表就是京东方A(000725)和海王生物(000078)。
上市10年来,京东方A增发多达5次,从2006年开始,连续4次大手笔疯狂再融资近300亿元:2006年京东方A增发15亿股,募集资金41.3亿元;2008年京东方A增发4.1亿股,募集资金22.4亿元;2009年京东方A增发50亿股,募集资金120亿元;2010年京东方A再次增发29.8亿股,募集资金90.4亿元。据计算,京东方A最近5年竟累计融资251.1亿元。
接二连三地疯狂圈钱,京东方A从市场套走了大量的真金白银之后,又到底给股东带来了什么样的投资回报呢?
财务数据显示,京东方A从2001年上市至今,公司主营业务6年盈利4年亏损,6年盈利总共赚得14.51亿元,而4年亏损的总额据说高达43.66亿元,10年净亏29.15亿元。而将数据放大到最近6年来看的话,京东方A过去6年累计亏损达53亿元。而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公司选定的募投项目从4.5代线一直到8代线,一路投资一路亏损。而募投项目达产时间较长,又由于液晶板项目的更新换代较快,往往还未达产募投项目生产线已经落后甚至面临淘汰。而待达产后巨大的落后产能又无法被市场消化,因此京东方A扛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大旗,一路融资一路亏损,越是亏损越需要融资以便试图投资新的募投项目扭亏,不断如此终而掉入亏损再融资的怪圈。
直到如今,京东方A仍然未能走出巨额亏损的泥潭。就在上月,京东方A公布一季报亏损近7亿元。而公司2010年业绩快报显示,净利润亏损20.86亿元,这已是公司过去6年中的第五次亏损。亏损原因是公司主要产品市场价格始终在低位。分析人士认为,从国际大环境来看,当前全球液晶面板行业整体低迷,价格持续下降,公司的亏损局面短期内很难扭转。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