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6日
存货量的高涨,意味着销售压力的大幅增加,而10万套是衡量北京楼市正常供需值的一道红线。截止到本月22日,北京市商品住宅的存货量达到了101285套,其中商品期房66561套、现房住宅34724套,接近历史峰值。
记者了解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供应量的增加。北京中原研究总监张大伟认为,近期保障房供应增加是住宅存量上升一大助推因素。统计显示,3月以来,北京新增预售保障房项目合计9个,可售面积总计超过77万平方米。此外,1-4月保障房开工面积同比出现翻倍上涨。
同时,由于受到2009年和2010年土地市场的高位供应影响商品房也开始于近期陆续上市。4月开盘数量达到了15个,截止到昨日,本月已经取证的项目达到了17个。
尽管相比去年入市项目数量出现了不小的下跌,但是销售受阻导致滞销成为普遍现象。
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前4月北京预售证项目合计为50个,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5.8%,而预售的住宅套数也仅为17232套,而去年同期成交套数则高达23554套。但是今年的成交套数却比去年下跌了近四成,直接导致了库存量的加大。
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6月北京计划开盘的39个项目中,有22个项目初步给出了报价,整体开盘均价为20490元/平方米,比5月上旬的开盘均价下降3.9%。
上述39个项目中,有16个是全新入市的项目,相当于前4个月新盘的总数。由于不存在老项目的压力,新盘价格普遍低开。统计显示,有报价的纯新盘项目的整体均价为19913元/平方米,低于6月所有计划开盘项目20490元/平方米的平均报价水平。
“6月开盘项目均价回落,特别是纯新盘普遍低开,一方面说明开发商的预期已经改变,不再盲目扛价,另一方面也说明开发商资金压力加大。”在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珊看来,如果开发成本的增加无法通过利润提升来填平,那不如适当降价,加快周转。
商报记者 赖大臣/文
暴帆/摄 宋媛媛/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