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层声音 >> 正文内容

任志刚:内地CPI会超6% 人民币应试水可兑换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谭璐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5日

    任志刚现在的身份是央行旗下的中国金融学会执行副会长,他在5月24日表示,央行今年将会继续加息,最终实现正利率环境。由于翘尾影响,不排除今年5至7月,内地的通胀会出现超过6%的水平,但并不代表近期通胀恶化。

    任志刚解释,目前内地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为3.25%,与通胀关系紧密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4月份同比上涨5.3%,即目前处于负利率水平。

    作为香港金融管理局前总裁,任志刚见证了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轨迹。他在24日语重心长地说,“中国需要走人民币可兑换的道路,而非自由兑换。在金融风暴之后,全世界对于监管的概念正在发生转变,作为监管者希望金融稳定,因此在兑换时要求提供资料取得批准,并愿意接受监管,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是可行的。”

    “第三条腿”

    任志刚在博客解释,需要分清楚货币的“自由兑换”和“可兑换”这两个概念,可兑换未必等于自由兑换。所谓可兑换,指的是监管方可以要求申请者填写表格、提供资料、请求批准、接受监察等,如果符合要求就可以兑换。

    “目前全球外汇市场上巨大的交投量中,有97%是炒卖,只有3%是反映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需要。那些支持自由兑换的人说,97%的部分是价格发现机制的重要部分,让其余3%的交易可以在准确的价格下进行交易。真的是这样吗?其实97%带来的是波动性,几个星期的时间,欧元兑美元就从1.49跌到昨天的1.40。因此这种看法是本末倒置的。”任志刚说,国家的管理者希望金融稳定,所以要求在兑换前提供交易目的并接受监测是正常的。

    目前欧债危机给欧元前景蒙上阴影,美元由于量化宽松也逐渐失去市场的信任感。任志刚说,欧洲只有货币联盟,而没有财政的联盟是不可行的,某些国家总是出现财政赤字就会碰到麻烦。

    而美国的情况同样不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习惯把每个国家的经济数据列成

    一张表格来判断未来的发展。任志刚说,如果看美国这张表格,债务占GDP比例是100%,失业率接近9%,双赤接近10%,“如果把美国的名字遮住,换上另一个国家的名字,那么被换上名字的国家的货币可能早已崩溃。”

    任志刚把国际货币体系比喻为一个300公斤的大胖子,美元和欧元是两条腿,那么只有出现第三条腿,这个体系才会比较稳定。亚洲的政治环境不容易产生统一的亚元,因此市场自然会把世界经济强国的货币当做第三条腿,目前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未来可以充当第三条腿。

    “我并不看好IMF的特别提款权(SDR)可以成为国际货币,因为这是IMF提出的产品,其决定权在IMF的董事会,因此哪个国家在董事会拥有最多投票权就决定了SDR的内容。”任志刚说。特别提款权是由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组成的一种储备资产。

    人民币国际化的亚洲路径

    从一系列的举动可以看到央行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而做的努力,包括发展在岸及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印尼、马来西亚、阿根廷等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以及展开人民币海外贷款谈判等。

    5月24日,中信银行国际的中国业务首席经济师廖群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共有40多个,部分已开放,在今后5-10年可以做到基本开放,意味着汇率这一障碍正在被清除。亚洲将比其他区域的国家更可能接受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之一,按照与中国的经济关联度与政治关系,人民币在亚洲的国际化进程将分为五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是香港和澳门地区,第二阶段是东南亚联盟国家,第三阶段是蒙古、朝鲜和中亚国家,第四阶段是韩国和台湾地区,第五阶段是其他亚洲国家。

    “小QFII将在今年推出,香港从早期的人民币存款、债券到近期出现的股票,希望初步可以形成人民币在香港的小循环,至于在所有使用人民币的区域形成大循环则是遥远的事情。”廖群说。

    截至今年3月,香港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4514亿元,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额达6856亿元,累计人民币债券发行额874亿元。廖群估计到今年底,香港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8000亿-1万亿元。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