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安徽省合肥市最高气温达到35℃。在安徽省油料生产大县——肥东县梁园镇漕河村73岁农民陈锦端的油菜地里,由市财政局、国元农险、县农技中心、镇“三农”保险服务站工作人员和村协保员组成的联合查勘组冒着高温,正在对受灾的油菜进行查勘、定损。目前,该县像这样的联合查勘组共有6个,他们要抢在5月底油菜收割前,全面完成查勘定损工作。
受去年底旱冻灾害和今年初干旱天气影响,安徽省江淮地区的油菜受灾较重。肥东县农技中心专家薛辉告诉记者,由于缺水,今年油菜籽的颗粒饱满度差,蚜虫也较多,导致油菜大面积减产,仅肥东县的受灾面积就达到30多万亩。
农作物种植点多面广,投保农户耕地分散,季节性又很强。大面积受灾给查勘定损带来了考验,国元农险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呢?
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工夫
农险查勘量大、准确定损难。要做好查勘定损,不仅非常辛苦,而且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为此,国元农险不断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引导,要求站在“农民利益无小事、民生工程无小事”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做好查勘定损的重要性,规范操作程序,完善相关手续,把工作做细做实,为及时赔付打好基础。
在完善工作流程上下工夫
根据“查勘到村,定损到户、理赔到户”的要求,在实践中,该公司摸索出了分级培训、现场抽查、复勘验收、共同定损、结果公示等工作流程。比如,查勘环节,对于大面积灾害,均成立由财政、农业和乡镇工作人员以及“村两委”成员组成的联合查勘小组,逐村抽样查勘,查勘结果由农户和查勘人员签字确认。定损时,邀请作为第三方的农业专家参与,尽可能合理地确定损失。
在健全基层服务网络上下工夫
目前,国元农险建立了覆盖全省的市、县、乡三级服务网络。在记者采访的合肥市,国元农险设立了46个乡镇“三农”保险服务站,879个村农险服务点,发展了1022名协保员,基本做到了“县有机构、镇有网点、村有人员”,为做好油菜查勘定损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全市1022名乡村协保员正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协助做好查勘工作,尽可能把服务关口前移到涉农第一线。
在提高信息化水平上下工夫
为提高查勘定损和理赔效率,该公司开发了农业保险电子档案系统,通过财政“一卡通”直接把赔款打卡发放到户。在使用GPS、无人机查勘的同时,该公司正在开发GIS系统,探索把遥感、GPS等技术综合运用于农险查勘定损、防灾防损工作。
细致扎实的查勘、科学合理的定损,大大提高了理赔质量。肥东县梁园镇漕河村支书李立新告诉记者,全村700个农户,家家都种油菜,农民对国元保险都很信任,他们对保险公司及时的查勘和合理的定损很满意。
查勘定损基本结束,下一步将进行核算理赔。面对高额赔付,国元农险董事长张子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现轻松,“有赔付对保险公司来说未必就是坏事,没有赔付农民怎么知道农业保险的好处呢?”他始终认为,做农业保险,不能只看经济效益,更要看社会效益。
我国政策性农险模式引起邻邦关注
5月17日,记者在安徽国元农险公司采访时,遇见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前来国元农险考察的越南农业保险考察团的成员。
在瑞士再保险公司的引荐下,由越南财政部、农业部、越南再保险公司、越南保越保险公司等组成的越南农业保险考察团来国元保险进行考察学习。
自2007年开始试点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我国政府、保监会和保险公司的大力推动下,成效显著。而这一模式也被国际再保险公司推荐给了友好邻邦越南。
位于安徽的国元农业保险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该公司是国内4家专业农险公司中成立最晚的,它的成立到底能给中国农险带来什么?从数据看,3年时间,安徽种植业保险的承保率已达到90%以上,试点的保险品种将近30个,基本覆盖了安徽主要种养品种和地区,国元农险无疑探索出了一条比较成功的农险发展之路。实际上,最近一个时期,前来国元农险考察学习的国内保险公司也比较多。
正如国元农险董事长张子良向越南同行介绍的那样:“做好农业保险离不开政府支持;要立足本土、因地制宜;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农险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给“三农”带来更多的福祉。
5月17日,记者在安徽国元农险公司采访时,遇见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前来国元农险考察的越南农业保险考察团的成员。
在瑞士再保险公司的引荐下,由越南财政部、农业部、越南再保险公司、越南保越保险公司等组成的越南农业保险考察团来国元保险进行考察学习。
自2007年开始试点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我国政府、保监会和保险公司的大力推动下,成效显著。而这一模式也被国际再保险公司推荐给了友好邻邦越南。
位于安徽的国元农业保险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该公司是国内4家专业农险公司中成立最晚的,它的成立到底能给中国农险带来什么?从数据看,3年时间,安徽种植业保险的承保率已达到90%以上,试点的保险品种将近30个,基本覆盖了安徽主要种养品种和地区,国元农险无疑探索出了一条比较成功的农险发展之路。实际上,最近一个时期,前来国元农险考察学习的国内保险公司也比较多。
正如国元农险董事长张子良向越南同行介绍的那样:“做好农业保险离不开政府支持;要立足本土、因地制宜;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农险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给“三农”带来更多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