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吴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4日
4月下旬以来,A股出现大幅下跌走势;昨天,沪深两市更是分别大跌2.93%和3.44%。对国内经济放缓以及银行再融资的担忧、政策进一步紧缩以及国际板即将推出的传闻、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国内机构投资者仓位过高……究竟哪些才是导致本轮杀跌行情的主要因素?基金又是如何看待后市走势以及投资机会的呢?
震荡寻底,下半年或现转机对于本轮市场大幅下跌的原因,信达澳银产业升级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张俊生分析,一方面经济增速还在持续回落,另一方面通胀压力依然很大。“随着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货币紧缩政策的持续,市场整体向上的空间比较有限;同时市场估值水平较低,向下空间也不大。因此二季度市场仍将保持区间震荡的状态。”
不过,张俊生指出,最近部分食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同时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明显回落,在此背景下,下半年通胀压力有望逐步缓解。相应的,未来政策调控的力度和频率会降低,经济也有望逐步走稳,流动性相对有所宽松,市场或现转机。
金鹰中证技术领先指数增强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朱丹则认为,目前市场处于大的上升周期的中继阶段,顺势调整、震荡寻底,通过结构和风格转换,可以进一步夯实基础。对未来市场走势,朱丹认为,国内货币政策偏紧,未来企业盈利会受到紧缩的影响,而目前物价房价调控的效果不是很强,预计A股将继续维持震荡走势。不过,具体情况还需二季度的数据或者先行指标出来后,才能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
嘉实基金研究总监詹凌蔚则分析指出,除了通胀高于预期,担心未来政策调控压力加强从而导致经济硬着陆外,本轮下跌也是市场为适应CPI水平从2%-3%跳跃到5%的新环境所付出的代价。目前的市场处于消化去年的小盘股泡沫以及货币条件从紧的宏观环境的阶段,在通胀和经济增速两个关键因素不明朗之前,市场仍难有大的作为,会维持震荡、甚至震荡偏弱的格局。不过,由于目前A股整体TTM静态市盈率约为17.3倍,剔除银行板块的市盈率为23.9倍,仅略高于2005年的998点、2008年的1664点和2010年2300点的水平,市场继续向下空间也非常有限,预计四季度有望开始逐渐走出相对确定的趋势。
消费、新兴产业或卷土重来对于下半年的投资机会,詹凌蔚表示,看好的大消费以及新技术板块中具有实质成长性的公司。“在货币政策从紧和高通胀的宏观背景下,不断攀升的成本会淘汰一批企业,而真正具有成长性的优质企业会在竞争中胜出,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张俊生则表示非常看好与产业升级相关的投资领域,“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和趋势就是产业升级的过程,相应的板块或投资领域必然会出现很多投资机会,加上前期出现大幅下调,所以投资机会逐步显现。”
朱丹建议投资者重点把握“三高一低”。所谓“三高”即政策支持力度高,受益明显;高技术,拥有领先技术和核心竞争优势;高成长,具有较强的企业及资本扩张潜力。“一低”是指估值较低或合理。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十二五”规划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中将会出现一大批优秀的企业,这些企业会在新的产业扶持政策、新的市场空间、新的技术路径、新的产品和服务情形下,具有大的增长潜力。
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杜猛则建议,沿着“低估值+确定性增长+前期涨幅不大”的思路进行投资。具体而言,一方面看好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银行和家电;另一方面看好消费板块中估值较具吸引力、增长确定性强的品牌服装、食品饮料、医药,以及受益于产能结构调整、盈利有望出现拐点的石油化工、公用事业、造纸。主题投资方面,则建议重点关注符合经济结构转型方向,未来市场空间较大、增长确定性强、近期有催化剂因素的主题投资机会,包括现代物流、海洋经济、军工、股权激励、低空开放、高端装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