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日均存贷比考核:挑战中小银行的智慧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金立新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0日

    上市银行一季度信息披露还没结束,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就在业绩发布会上向记者们透露了这样的消息:6月份银监会将对商业银行开始执行日均存贷比监测。几乎与此同时有媒体称,今年4月银行日均存贷比监测已经开始。具体操作步骤为,银行向监管部门提供的月度报表里新增日均存贷比一栏,要求法人银行填写。该指标指向的是月末日均,银行并不需要每天都上报当日存贷比数据。此消息公布后,各媒体也纷纷开始关注这一话题。

    很显然,日均存贷比考核对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影响也不尽相同。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日均存贷比考核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似乎更大。表面上,原因在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吸收存款能力相对比较强,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吸存能力上则明显处于劣势。但实质上,这种影响以及影响的大小与商业银行转型有着更密切的关系。

    正如众多人士所言,日均存贷比考核主要是为了减轻商业银行冲时点情结。

    国有商业银行网点众多、吸收存款能力强,这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一个优势。而在商业银行的转型尚未完成之时,扩大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将银行做大,仍然是许多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经营理念,这一点在各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其所辖各地分行的考核指标中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因此,为了既满足监管要求,又能够更多地获得利息收入,银行往往采用冲时点的方式满足监管要求,力求更多地放出贷款。日均存贷比考核限制了银行的放贷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网点少、吸收存款能力不如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网点数量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为满足监管要求,商业银行所能采取的方法就是两种:或增加揽储成本,大力吸收储蓄;或减少贷款。减少贷款,不仅将导致股份制商业银行利润的下降,还将导致这些中小银行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这显然是中小商业银行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强拉存款就成了股份制银行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应对策略。

    那么,如果日均存贷比考核常态化,依靠强拉存款是否可以长久应对?在日均存贷比考核制度下,商业银行有没有第三种办法?其实办法还是在于转型,而转型的方向,一个是转向不依赖息差盈利的中间业务;另一个则是提高息差,以价补量。而这是对转型尚未成功的商业银行智慧的一种考验。

    商业银行向依靠中间业务收入为主要盈利点转型已经是许多银行家们多年的共识,但目前成效并不明显。其中的原因不外乎外部环境不完善。但实际上,在商业银行经营实践中,依靠贷款增加中间收入早已被证明了其可行性。因此,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与提高息差完全可以并行,对于中小银行来说,这种业务领域就是中小企业。

    目前有报道称,因为中小企业对贷款的需求方式与大企业不同,基本上是贷了就会转出。而同时又因为许多中小企业的结算银行不是中小银行,等于是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放出贷款马上就会转到国有银行,因此日均存贷比考核影响了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伤及中小企业。由此似乎可以得出结论:日均存贷比考核不利于中小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业务的开展。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日前,记者在民生银行昆明分行采访时了解到,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对微小企业并没有太大影响,原因在于微小企业一般很难享受到金融服务,因此对于金融服务,特别是贷款,基本上持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但因为资金往来的原因,这些企业对于结算的需求则比较迫切。为此,民生银行主动深入到这些微小企业聚集的商圈中,以结算作为突破口吸引这些微小企业享受和利用现代金融服务。与此同时,该行将贷款业务深入到这些微小企业中,而结算不仅成为了一种中间业务收入,也成为了该行在对小企业贷款中一种风险控制的手段。由此不难看出,在国有商业银行难以覆盖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小企业聚集的产业链和商圈中争夺结算权,既可带动中间业务,又能带动小企业业务的发展,提高息差。但是,这不是某一两家分行可以做到的,它需要商业银行将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作为一种整体战略。正如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所言,从战略定位上,一家银行必须明确是大包大揽,不放过任何能够带来收益的潜在客户,还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选择目标客户?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