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潘晟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0日
自3月份浙江首先出现电力紧张现象以来,“电荒”局面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4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4月份规模以上电力企业发电量36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增速低于1-4月的12.6%,也低于2003-2010年12.54%的多年平均值。而环比4.34%的降幅,则是2000年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而根据中电联4月28日发布的预测报告,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偏紧,在迎峰度夏期间,预计缺口在3000万千瓦左右。考虑到气候、电煤供应等不确定性因素的挤压作用,缺口还会进一步扩大。受此影响,电力板块在4月底5月初明显回升,包括海通、中信、华泰、长江等在内的券商也纷纷将对电力行业的评级上调至了“增持”或类似评级。
海通证券表示,当前的电力供应紧张一方面来自于火电企业持续盈利不佳所带来的购煤能力下降,即“软缺电”;另一方面也有来自于审批严格、企业再投资意愿下降所带来的供给能力不足,即“硬缺电”。在当前煤价持续高企的背景下,预计上述供应紧张的情况将从更多“软缺电”的因素转向“硬缺电”。
事实上,今年以来,火电行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现金流状况持续恶化。天相顾问在报告中指出,2011年一季度,天相电力板块火电类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已接近盈亏平衡点,部分地区火电企业已陷入大幅亏损。天相顾问指出,当前火电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现金流状况已下滑至2008年上半年水平,而且与2008上半年不同,当前火电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企,这意味着火电企业不仅面临短期流动资金周转困难,同时面临新发电项目投资的资金难题,如果经营状况持续得不到改善,2012-2013年全国大范围“电荒”或成为可能。
华泰证券表示,在煤价高企、电力紧缺日趋严重以及火电业务多年连续亏损的背景下,政府必须保证火电业务至少保持盈亏平衡状态,才能避免部分盈利较差火电企业破产停机,保证电企发电积极性,促进电力供给,以及保障足够资金,以满足未来电力投资需求。华泰证券认为,2011-2013年火电上市公司整体ROE至少提升到9%水平。
华泰证券进一步指出,随着“十二五”期间发电集团“煤电路港运一体化全产业链”成型,在煤炭供给宽松环境下,电力企业盈利能力将得到大幅提高。与此同时,电力改革任何阶段性成果,都将会压缩电网企业利润或使电价结构回归合理水平,对电力企业而言,相当于打开了上网电价阶段性上调的空间,使行业盈利水平回归合理。
就投资机会而言,业内人士表示,火电行业基本面已经处于周期底部,具有较高的投资安全边际,在利用小时上升和上网电价再次上调预期的正面催化下,火电行业的表现值得期待。个股方面机构普遍看好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等龙头企业,以及盈利能力高而估值相对较低的深圳能源。此外,鉴于水电有望成为国家中长期鼓励的能源,业内人士也相对看好凯迪电力、桂冠电力等成长性较好的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