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远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黄崇发 杜锦 特约记者赖世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9日
高扬龙头 “外商”“内商”并重
安远县没有国道、高速公路、铁路,也没有水路,多年来被冠为“农业大县”和“工业小县”。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撑。安远县委、县政府把“工业突破”定位为发展主体,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构筑起投资兴业的暖巢,做好“外商”文章。该县在县城南郊高标准打造了九龙工业园区;2006年,在版石镇1万亩荒山荒坡上新规划建造了赣南首个生态工业基地。同时,不断完善园区“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工业厂房近5万平方米,大力提升了承载功能。
由此,红井林业、华田源电子、科迪电子等十几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大项目接踵而至,也催生了明达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大盛照明、养生堂、山香药业等一批年生产总值、销售收入均过亿元,上缴税金超千万元的江西重点工业企业。同时,该县通过多种措施做大做强了美利坚纸箱制造、佳佳高食品、珊瑚实业、唐氏塑管等本土企业,让“内商”也享受“外商”的待遇,使他们向实现年产值7000万元以上甚至上亿元方向挺进。
追求循环 “青山”“金山”相融
记者近日在安远县稀土加工的龙头企业——江西明达功能材料有限公司看到,公司的工业废液废渣一出车间,就被邻近的两家下游企业拉走作生产原料。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公司与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链,每年仅治污费就节省了40余万元。
渴求加快发展,但绝不能为得“金山”而丢“青山”。安远是香港同胞饮用水东江的源头,山清水秀,生态良好,该县为了保护生态,通过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来实现加快发展,转型发展。
为此,该县实现向招商选资转化,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小的果品深加工、科技电子等作为重点引进项目,并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制”;入园企业盖好“绿章”后开展清洁生产,从生产源头到整个生产过程最大程度地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同时,推广“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鼓励企业提升产业科技含量,让废弃物变废为宝。目前,该县已形成矿产、建材、农产品等各类循环经济链10余条,创造经济价值2000多万元。
“门槛”虽然提高了,但许多客商从中看到了投资的潜力,前来投资的企业反而更多了,总投资10亿元的凯迪绿色能源、总投资5亿元的深圳中宝生物科技等40多个科技环保、经济效益高的“低碳企业”纷至沓来,该县也先后被评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水果)出口示范基地县、全国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县。
壮大集群 “大树”“小树”相衬
前些年,提起电子工业,安远仅有高美电子有限公司这一张“牌”。然而,随着海韵电子、扬生电子、大盛照明、科迪有限公司等一批项目的进驻,这一尴尬局面被迅速改写。这得益于该县“以大带小”战略的实施。
“抓‘大’不放‘小’,致力于培育产业集群,安远县在全力壮大产业龙头的同时,还着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通过在全县开展“培育百个中小企业工程”,大力推广天心镇、龙布镇等地发展以农村“物流发散型”电子制衣来料加工小企业的成功经验,整合捆绑大学生创业基金、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林开发贴息等优惠政策,建立中小企业发展担保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截至目前,安远全县工业企业总数已超过200家。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