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高国华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8日
尽管尚未进入盛夏时节,但全国电力紧张的态势已经提前到来。3月份以来,从浙江到湖南,从华东到华中,从江西到重庆,淡季电荒正以燎原之势向全国范围内蔓延,一些地方不得不采取限电措施。拉闸限电呈蔓延之势。4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预警今年大部分地区将出现电力供需“偏紧”,也将可能是自2004电荒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根据国家能源局5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37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各地愈演愈烈的电荒,也使得上调上网电价的呼声日渐强烈。电价看涨,意味着电力行业的盈利前景将更加乐观。有分析认为,在目前电荒的事实推动下,电力供应由过剩到紧张,供需关系变化使市场竞争的天平开始倾向于发电企业,电力企业将获取更多的政策扶持,推动行业走出低谷。
行业盈利能力呈收缩趋势
作为二次能源,我国电力企业一直受到“市场煤、计划电”的困扰,电力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多数企业甚至连续多年亏损,生存变得异常困难。而今年以来各地爆出电荒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发电越多导致亏损越多,一些火电企业不得不关停部分发电机组减少发电量,导致电力供应紧张。
显然,电力需求上升,并非对所有电力企业都是利好。年报数据显示,在2009年全行业盈利不佳的基础上,2010年电力行业51家上市公司全年营业收入达到4592.94亿元,同比增长31.84%,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253.67亿元,同比增长15.42%。其中火电子行业和水电子行业分别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41.34和103.29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4.64%和上升83.09%。尽管整个行业的数据看上去还算“亮丽”,但作为我国发电主力的火电企业则交出的则是难看的报表。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2010年火电企业亏损面达43.2%,与前一年相比继续上升。根据记者统计,2010年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业务亏损约137亿元,而2008年至2010年累计亏损则高达600亿元。
作为煤炭消费“大户”,火电公司的业绩对煤价非常敏感,燃料成本占发电成本的70%甚至更高。而去年以来,燃料价格的上涨,给火电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营压力。长源电力就表示,2010年公司亏损2.2亿元左右,主要原因就是燃料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影响公司利润减少约2.15亿元,赣能股份201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0.4亿元,同比减少149.13%。另一家身处产煤大省山西的漳泽电力2010年巨亏7.49亿元。与年报同时披露的上市公司一季报显示,受市场电煤价格持续高位影响,电力行业盈利空间持续下降的态势延续到了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电力类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18.68亿元,同比下降48.46%。其中,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业务今年一季度继续亏损约为26亿元。有专家分析,如果煤炭价格继续上涨,而电价不变,火电成本将会更高,火电企业亏损的缺口也会随之更大。
电荒或催生行业迎来拐点
“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电力行业就面临着如此之大的压力。业内人士认为,为了避免用电高峰期间大面积拉闸限电的到来,不排除下半年再次上调上网电价的可能,以此来提升目前因为盈利亏损而停机的发电企业的生产供应。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战略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卫斌认为,缓解电荒的根本办法就是调整能源价格定价体系,当务之急就是上调电价。
中信证券报告认为,2011年火电企业经营环境与此前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电力紧张的确定性和持续性,但在此背景下,电力行业仍然不能摆脱困境,因此解决火电企业的合理盈利将成为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早在今年4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上调全国16个省(区、市)上网电价。但此次上调只能缓解电力企业的部分压力,并不能使行业基本面发生根本性变化。有专家表示,从短期而言,电力紧缺将促使该行业盈利拐点提前到来。在煤价高企、电力紧缺日趋严重以及火电企业业务多年连续亏损的背景下,政府需保证火电业务至少保持盈亏平衡状态,才能保证电企发电积极性,促进电力供给。
华泰联合分析师认为,电力短缺问题将面临蔓延和恶化趋势,预计2013年将是电力短缺的最高峰。另外,煤电倒挂严重引起的缺煤停机以及水电来水不足,也将加重电力短缺态势。“火电业务至少保持盈亏平衡状态,才能使火电企业有足够的积极性,满负荷发电以保障电力供给,因此,在电力紧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电企在博弈中定价权逐渐增加,失衡的天平将逐渐向电企倾斜。”周衍表示。与此同时,从电力行业自身而言,电力行业重组有望在年内完成。国家电监会政策法规部副主任孙耀唯透露,电网主辅分离改革有望年内完成,葛洲坝集团等四家辅业集团将合并成两家电力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根据中电联预测,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缺口或将达3000万千瓦左右。借电荒之势,煤电联动、新机组审批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等也都将加快推进,带动行业走出低谷。
“十二五”期间是电力行业战略转型、提高盈利能力的关键时期。中信证券认为,若电力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对电企而言,都会提升景气度,以往大幅亏损局面将被终结。从投资周期角度看,今年将是火电企业逐步走出困境,盈利向合理水平恢复的第一年,未来两年将成为理顺电价的最好时机,相关的救助措施及制度改革或将逐步推出,电力企业盈利能力将得到大幅提高。
提升运行质量需加快结构调整
尽管目前看,随着电荒从部分地区逐步蔓延,要求电价上涨的呼声开始此起彼伏。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高煤价,低电价”是造成目前电荒的主要推手,但一味靠提升电价并不能解决多年来困扰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痼疾,同时电价能否上调还取决于通胀压力的缓解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中国电监会的数据显示,在各地拉闸限电的同时,许多地方的火电机组却是产能闲置、处于检修状态。如今年大面积限电的湖南,全省1417万千瓦统调火电机组中,目前可供出力的仅有700万千瓦的机组,相当一部分火电机组处于检修状态;在河南超过500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中,有1200多万千瓦的机组也在检修状态。此外,数据还显示,高耗能企业用电量大幅提升。目前,无论是电监会、中电联还是电厂都纷纷呼吁,尽快理顺电价形成机制以缓解目前的电荒局面。国家电监会办公厅副主任俞燕山日前表示,今年部分地区出现的用电紧张状况,主要原因是电价形成机制长期没有理顺。“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电价改革,完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改革销售电价分类结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部主任薛静认为,解决电力结构性矛盾要加快调整电力结构。业内专家还表示,要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摆脱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
业内市场人士表示,借助于电荒以及由此引发的改革预期,电力行业上市公司2011年的业绩增长有望实现,持续超预期的政策扶持也将对电力板块股价构成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