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产业公司 >> 正文内容

400万吨缺口拉响柴油警报 三巨头出口被叫停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喻春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7日

今年4月,国内柴油产量同比增加9.8%,再创年内新高,“柴油荒”还未到来,国家发改委却于5月13日下文暂停柴油出口。这反映出由于春耕、捕鱼、部分地区出现电荒等原因,国内柴油需求量近期迅速增加,三大石油公司柴油出口全面叫停。

据发改委统计,1~4月,柴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8.6%;成品油库存暂时保持较高水平。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国内柴油的缺口至少在400万吨以上,此举表明发改委担心三大石油巨头在出口每吨柴油可获利700多元的情况下,出口量过大可能致使去年“柴油荒”再现,今年提早准备应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石化双雄5~6月原油加工总体维持高负荷运行,加工总量将达到3080万~3110万吨的历史高位。

4月产量创新高供应仍吃紧

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柴油产量为1395万吨,同比增加9.8%,这已是连续第四个月出现增长,为2011年以来最高月度产量水平。

但这一数字低于去年12月1464万吨的产量。去年12月,石油企业因油荒而大幅增产柴油。

金银岛分析师赵旭说,目前,全国柴油供应紧张,两大公司在华东、华南、华中等地区的批发基本停出,主保零售,局部还有搭售现象。

据了解,华东地区民营加油站柴油库存仅能勉强维持到至本月中旬,而两大巨头对于批发控量日益严格,外采资源价格偏高,即使批零同价,利润仍旧难以保证,出货意愿不高,对外惜售。

另据发改委统计,1~4月份,柴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8.6%,发电用气也显著增加。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因为正值农作物耕种和收割时节,国内本周又将进入休渔期,在休渔期到来前,以柴油为燃料的捕鱼船只需求大增。

卓创资讯分析师胡慧春表示,湖北干旱、江西、湖南、重庆等地电荒告急,柴油发电用油量增加,工矿基建开工率较高,物流运输来往频繁,需求也得到支撑。

年内缺口至少400万吨

“柴油的缺口至少也会在400万吨以上。”息旺能源首席分析师钟健这样判断“柴油荒”形势。

据他测算,2011年,石化双雄新增原油加工能力约1700万吨左右,这是近3年来两大巨头新增加工能力最少的一年。

“按2010年两大油企己经提升到的较高的平均加工负荷水平计算,若新增加工能力在年初投产,全年可增产柴油大约600万吨。”他说。

钟健认为,如果今年GDP年增长率8%~10%,国内柴油消费增长量大约在1000万~1400万吨。由于消费增长量大于生产增长量,即使GDP增长8%,柴油产消缺口至少400万吨以上。

钟健说,另外年内电力紧张,油代电、柴油换标准等新增突发因素,将进一步加剧供求失衡。

国际能源情报署也预测,今夏中国可能出现电力短缺或增加30万桶/天的柴油量用于发电,尤其是在南部和东部地区。

目前,浙江、江苏、江西、湖南、重庆等东中部地区相继出现夏季高峰之前的淡季“电荒”,内蒙古、甘肃、新疆等西部地区则面临电力外送困难。

石化双雄增加供应

13日,发改委下文要求,近期严控成品油出口,除供港澳地区外,原则上暂停安排柴油出口,同时增加化工轻油等进口。

前4个月,国内成品油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18.3%至1425万吨,4月进口量322万吨,出口量为205万吨。

发改委表示,石油企业要加快项目建设投产,合理安排检修,保持高负荷运行,增加成品油生产,保持合理库存结构和水平;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短缺品种产量。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要继续做好供应地方炼油企业原油及收购成品油,增加供给。

3月份始,中石化已暂停出口成品油。本月,中石化柴油计划外采173万吨,还将柴油外采奖励提高100元/吨至300元/吨。中石油集团也表态,会严格执行发改委的要求。

数据显示,我国成品油出口量达到205万吨,同比下降20.23%,环比下降20.54%。

金银岛分析师何杰英认为,通过理论测算,近两个月以来,国内柴油出口收入高于国内销售收入788元/吨左右,此时发改委发文意义明显。

4月,国内成品油出口均价为782.56美元/桶,同比上涨了21.88%,环比上涨3.99%。

“这表明国家保供的决心,防止出现‘电荒’而导致‘柴油荒’,市场暂时不必担忧油荒出现。”中宇资讯分析师桑潇说。

钟健认为,政府对市场调控的手段至关重要,提前应对,有备无患。缺口仍然可以通过调整进出口节奏、调整生产柴汽比、提高地炼加工规模等措施来解决。

发改委表示,4月成品油库存同比增加45万吨,基本处于合理水平,重点用油需求得到保证。

分享: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