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6日
人民网甘肃频道5月16日消息 发放贷款21.44亿元、6.7万余名妇女受益,武威市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中,创下地级市中贷款数额第一、受益妇女人数第一两项全国纪录。“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甘肃走在全国前列,武威走在甘肃前列。”全国妇联对此充分肯定。
据省妇联主席韩克茵介绍,为推动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创业就业,2009年7月,财政部、人社部、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妇联发出通知,对妇女从事家庭手工业、种植养殖、家政服务等26种微利项目实施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2009年10月,武威市凉州区作为全省12个试点县之一,开展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武威市意识到,这是一次重大的政策机遇,是破解农户发展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2010年5月,市委主要领导把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武威市四县区全面推开。武威市把发展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确定为担保贷款项目,抓好“贷得上、用得好、还得起”三个环节,创新担保方式,降低贷款门槛,提高担保比例,规范审批程序,简化办理手续,大力推广凉州区首创的“四集中”、“一门式”集中办理服务模式,担保贷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省累计发放的78.55亿元贷款中,武威市超过四分之一。
今年5月6日,适逢立夏。凉州区丰乐镇沙城村的张金梅和丈夫一起高兴地来到农信社领取了8万元贷款。张金梅准备盖暖棚养300只羊,年收益可达20万元。“我先从村委会领取并填写申请表、审核表、承诺书,经村委会集中申报、集中评议、集中审核、集中公示‘四集中’后,报镇妇联统一到区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办理中心集中办理。我们自己不用跑手续,又方便又省心。”
在凉州区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办理中心,正在为10户农户集中办理手续的清源镇妇联主席朱雪花现场演示了“一门式”集中办理流程:“我先到区妇联柜台审核贷款户的资格,再到人社局柜台审核创业项目,然后到担保中心柜台出具担保证明,最后到金融单位柜台办理贷款手续。所有手续都在办理中心,一天就能办完。如果条件符合,区政府用手机短信通知申贷妇女,三天就能拿到贷款。”
由于宣传到位、方便快捷、效益突出,武威妇女贷款创业的热情高涨。凉州区平均每天审批金额1000万元以上,最多的一天达4827万元。“那一天工作人员把章子都盖‘秃’了。”区妇联主席赵金华说。
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大大加快了武威现代农业的发展。2010年,全市新建设施农业8.08万亩,人均增收182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四成。同时,节约了水资源,推进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对武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功不可没。2010年,全市实现全社会固定投资205亿元,增长53.3%。其中20多亿元是姐妹们用一个个大棚积累起来的。”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说。
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使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农村妇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印章、自己的银行存折,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妇女在家庭生活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凉州区高坝镇蜻蜓村的王秀兰充满希冀地说:“我去年4月贷了4万元,建了一个大棚种辣椒,年底收入2万多元。我还想多贷点款,再建两个大棚,把在外打工的老公叫回来,过更加美好的生活。”
全国妇联副主席孟晓驷认为,武威市把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做,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不仅是惠民工程,也是整个农村变革的催化剂。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