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李毅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6日
据新华网报道,欧盟委员会13日宣布,批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石油”,601857.SH)出资10.15亿美元收购英国石油化工大型企业英力士集团旗下的两家炼油厂部分股权。
专家认为,欧盟对该起收购的批准或为提振进入低谷的欧洲炼油业。同时,中国石油也可借此建立新的国际化油气运营中心,从而发展壮大下游产业。
英国英力士集团是一家全球性的炼油产品、石化产品和专用化学品生产与销售商,为全球第三大化工公司,共有超过100个生产基地遍布于全球。据了解,中国石油收购股权的两家炼厂分别为位于苏格兰的格兰杰莫斯炼油厂和位于法国的拉瓦莱炼油厂,中国石油其中所占股权分别为51%和49%。
目前,格兰杰莫斯炼油厂原油日加工能力为21万桶,向苏格兰、英格兰北部和爱尔兰北部提供成品油;拉瓦莱炼油厂位于地中海沿岸原油贸易区,原油日加工能力也为21万桶,可通过管道向法国、瑞士和德国南部提供成品油。
早在今年1月,中国石油即宣布,已向英力士集团下属子公司提交要约,为在欧洲建立贸易和炼油合资公司的股份收购支付总额为10.15亿美元的现金对价。
招商证券石油分析师裘孝峰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国石油通过收购两炼厂部分权益从而进军欧洲炼油市场,主要是出于企业全球战略布局的考虑。而作为亚洲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中国石油对构建国际业务平台的努力从未停止。
2009年6月,中国石油旗下的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新加坡公司从吉宝油气服务有限公司手中收购了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的股权。该炼厂的产能为28.5万桶/天,为新加坡三大炼厂之一。
2009年7月,中国石油又收购了新日本石油公司大阪炼厂部分股权。后者是日本最大的石油精炼商、石油进口商和营销商,拥有9家炼油厂,其石油提炼能力超过130万桶/天,占有日本汽油市场23%的份额。
裘孝峰认为,由于新加坡是亚洲石油炼化基地以及最大的成品油交易市场,因此对新加坡石油公司的收购,使中国石油在亚洲拥有了国际化业务平台。由此可见,此次落子欧洲无疑为加快推进其欧洲油气运营中心的建设。
而对于进军欧洲的选择,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一位专家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由于金融危机造成欧美国家成品油需求下滑,炼油商利润锐减,炼油能力整体过剩,致使欧美原油加工量进入历史低谷。据了解,欧洲已经有30年没有建设新的炼油厂,现有的也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以及环保观念的冲击而逐渐退出。例如美国的丹文公司就出售了在欧洲的全部炼厂,雪佛龙也正准备退出。
而与此同时,资源国却在利用它们的上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炼油产业,比如沙特、科威特等国家跑到美国、韩国、中国来建炼厂,而它们比国际石油巨头更有竞争力。
综合上述原因,从欧盟的角度考虑,可能正需要中国石油这样财大气粗的亚洲石油公司参与其中,这样或可提振该产业。
同时,负责欧盟反垄断事务的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也表示,经过审查,这起交易不会对欧盟市场上的竞争构成严重影响,因此予以批准。
而裘孝峰认为,尽管目前国际原油价格始终保持高位震荡,中国石油也未必有富余的原油供应给海外炼油厂,但由于欧洲的成品油市场十分成熟,炼厂可根据成本控制产量,因此中国石油落子欧洲后不会有太大压力,反而可以借此发展自身的下游产业。
由于中国石油在下游炼油业务板块的竞争力原本不及另一巨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28.SH),而同时又面临着中海油与合资炼厂的竞争,这也构成中国石油积极开拓海外炼油市场以寻求利润的原因。
上述中海油人士也认为,此次交易成功后,这两家炼油厂可继续与英力士旗下的化工业务形成一体化优势。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