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王晓亮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3日
4月份的经济数据如期披露,CPI为5.3%,比上月略有回落,但这种回落又低于市场的预期。从各种指标综合来判断,通胀压力仍在高位,紧缩政策还不到放松的时候,而经济处于调整阶段再次得到数据的证实,A股行情的疲弱,已不仅仅是对政策担忧,经济滑坡、未来业绩预测调低的风险,直接导致了当前市场重心的进一步下移。
仔细解读CPI构成,可以发现食品价格涨幅回落是带动上个月CPI涨幅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蔬菜价格的回落是带动食品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但非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对冲了这种回落,以至于CPI仅仅是微降。我们认为,未来仍会持续这种格局,二季度通胀形势仍不容乐观,而货币供给量增速下行以及经济短暂调整,有助于抑制通胀的继续上行,所以,在以应对通胀为头等大事的前提下,股市只有对紧缩政策付出更多代价。
2季度经济也将处于回调阶段,部分宏观指标可以证实这种判断:第一,4月份PMI指数出现反季节性的回落,显示经济增长势头有所减弱。第二,4月份进口增速低于预期,扣除价格因素后的进口量增速更是不及预期,国内需求的放缓是重要原因。第三,4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环比回落。4月份主要产品产量,如水泥、粗钢、钢材、轿车、发电量的产量同比增速均出现了下滑,4月份汽车产量同比仅为-1.6%。股市的特点向来是,当流动性充裕行情走牛时,投资者更重题材、成长性,以及产经政策导向,对估值理会不大;但当流动性不足市场弱势平衡甚至下行时,人们更关注有没有实实在在的安全边际,也就是所谓“涨时重势跌时重质”。当前经济回调表现在企业层面,就是毛利率下降、业绩预期向下,这也解释了为何近来一批逆势做多的资金特别青睐于低市盈率品种,弱势中市盈率往往成了最后的“护城河”。
但是,防守性策略注定只能防得一时,我们可以强调金融地产的低市盈率,认为其下跌的空间有限,但却不能成为进攻的理由。特别是当这类板块还具有盘子偏大以及政策导向的不确定性特征时,如银行股的再融资压力、房地产行业的调控风险等。这又决定了存量资金不可能在目前弱市中大举发力于这种传统蓝筹,这也是为什么一季度以来,金融、地产、钢铁、有色、机械等周期股一度走热,但最终仍沉沦并拖累指数走低。从市场行为上也可以有所解释,当基金都重仓在那些所谓“估值修复”的补涨蓝筹后,谁来抬轿?最好的防御仍是降低仓位持币为主,近来“多杀多”的操作不仅仅是散户独有,机构顺势减仓也加剧了风险的释放。
未来的希望有没有?从基本面来讲,只有等经济数据显示通胀势头回落,政策方有回缓余地;从市场层面来讲,今年的股市机会很可能超跌出来的,人人都认为有支撑有防守的地方,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底部,正如近几天的半年线失守,以及将来可能会有反复的年线位置。我们不妨以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为先行指标,看看那些代表新兴产业政策导向的公司何时会有产业资本的回流,关注弹性最好的这批中小市值品种,什么时候会引起场外资金真正的兴趣,那才是A股中长期底部将形成的最好的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