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政法网 作者:刘志友 钟茜 卢剑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9日
近几年,随着矿产品价格整体攀升,矿区因区域界址、采矿权属、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呈上升趋势,为有效预防调处企地纠纷,大余县结合实际,建立了企地协作机制。
形成共识,为企地联创提供思想保障。企地纠纷具有双边涉众性、现实利益性、根源复杂性,稳定隐患大,处置难度大。当周边群众亲属在安全生产事故中丧身、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或山林土地权益被侵犯时,极易因利益的连带性,聚众抱团维权,轻则向当地政府申诉,重则到矿山企业破坏生产设施。为此,大余县综治办深入各大矿山企业及其周边乡村走访调研,积极探索矿山企业与周边乡村加强交流协作的途径,并成为企地双方的共识,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作、和谐平安矿区联创”工作思路。
搭建平台,为企地联创提供组织保障。大余县通过组建“联创中心”,搭建起企地协作联创平台。县级成立企地协作联创领导小组,组长由县综治委主任兼任,成员由驻县矿山企业、矿山周边乡镇以及县政法部门、地矿、安监、环保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乡级分别在西华山钨业有限公司、漂塘钨矿、荡坪钨业有限公司、下垄钨业有限公司建立“联创中心”,中心主任由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矿山企业坑口、乡镇、村委会以及公安派出所负责人组成。下设联合执法组、涉稳突出问题调解组、矛盾纠纷信息组、环境保护监测组、安全生产巡查组、企地互助联谊组等6支队伍,各支队伍都明确了工作职责及1名联络员。
健全制度,为企地联创提供机制保障。制定了联席会议、互访交流、重大事项预警协商、不稳定因素联合排查、涉稳突出问题联合调处等5项工作制度,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遇到重大紧急情况随时召开,会议通过的事项企地双方无条件执行。在处理涉及双方的重大政策规定、重大案(事)件时,事先召开通气会,相互协商预警。每周组织矛盾纠纷信息组、环境保护监测组、安全生产巡查组,在矿区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不稳定因素集中排查,及时发出预警,切实做到抓早、抓小、抓好。针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派出涉稳突出问题调解组,坚持公平公正、互谅互让、互利互赢原则,进行集中调处。
互相援助,为企地联创提供双赢保障。矿山周边群众充分发挥劳动力、生活资料、生产材料充足的优势,与矿山企业结成供销对子,帮助矿山企业解决用工难、采购生活必需品难、应急处突供养难等问题。特别是在做好矿山企业开除除名人员、转制下岗职工、安全生产事故伤亡家属等群体的稳定工作上,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职责,抛开地方保护主义,充分利用地缘人缘优势,引导当地群众理性维权。另一方面,矿山企业充分发挥资金、物资、技术、就业等方面的优势,着眼大局,让利于民,支持周边群众开渠、修桥、补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周边乡村转移剩余劳动力,为周边群众提供创业致富信息。(刘志友 钟茜 卢剑)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