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白领小资 >> 正文内容

毕婚族:走向大海还是火焰

来源:新闻晚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6日

    又到毕业季,庆祝走出象牙塔的仪式却在改变。若干年前,到女生宿舍门口唱歌,曾经是毕业族的专利;从窗口把伴随四年的热水瓶高高摔下,也是大四生野蛮的发泄。这些冲动而又单纯的纪念,如今越来越显得小儿科。用一场婚礼来庆祝毕业吧,两年前“毕婚族”的出现还让人有点惊讶,现在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流行。

    宽泛一点来说,我大概也算是个毕婚族,甚至算是校婚族,因为我是在毕业前一年和女友领了结婚证。那时候正在办出国留学,摆在面前的选择就是一起出国或者一方留守。我们选择了结婚,以陪读的方式一起远赴异国。为了避免家人担心,我们甚至没有告诉双方父母,悄悄办了结婚证和出国手续。两年后我们回国办了婚礼,老爸老妈直到现在还以为我们是那时才结的婚,却不知道儿女已经老夫老妻了。

    在我们那时候,结婚还要开单身证明,好在我是研究生,所以没有障碍,如果是本科生,那基本上没戏。后来国家取消了结婚需要单位开单身证明的要求,这其实也是为校婚族、毕婚族打开了通道。说实在的,放到我的大学阶段,校婚还真是不太可能。就拿我们班级为例,在大学阶段谈朋友的不在少数,但真正出双入对,都是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大概是时代比较单纯,在大学之前,同学们少有恋爱史,因此大学恋爱可以说还在学习男女相处之道,离谈婚论嫁相去甚远。而现在的孩子,基本上在高中时代就已经普及了生理知识和恋爱知识,马路上的初中生恋人都堂而皇之了。甚至家长都不再畏惧“早恋”,看淡男女交往,这是我们这代人远远没法儿比的。

    还记得当年看达斯汀·霍夫曼的《毕业生》,上世纪80年代美国大学生就流行毕婚族。如果承认社会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那么对于毕婚、校婚,其实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不过,在毕业结婚的潮流中,又未必都是生理、心理早熟所致。从各种例子看,至少有一些毕婚族并不幸福,或者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最典型的就是 “贫困夫妻百事哀”,面对留城、就业、买房等一系列生活挑战,不能够靠自己解决经济来源的毕婚族并不少。要么还得依靠父母资助来买房,要么干脆住到父母家去啃老。我就曾看到,一对小夫妻毕业一年就结婚,次年就生孩子。两人把孩子扔给70多岁的父母,一点工资快乐“月光”,可怜老人的一点退休金还要补贴他们的生活费。还有一则案例来自报端。一对毕婚族小夫妻刚生了孩子就闹离婚,原因竟然是年轻父亲不能适应身份,丝毫没有当爸爸的觉悟。“毕婚族”成了“闪离族”,这大概是没有人愿意看到的。

    一位走入“毕婚族”女孩对自己的选择辩白:“就算一无所有,但至少还有爱情。 ”是啊,一纸婚书通向只属于两个人的自由之海,不过在自由的背后还有现实的火焰。每对夫妻都是如此,然而对于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变数只会更多。

来源:新闻晚报

责任编辑:闵芝舫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