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吴玥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6日
今年以来,随着银行信贷的收紧,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进行融资。而在“打新”受伤后,基金也纷纷转向上市公司增发,尤其是在投建项目盈利前景上更具竞争力的定向增发。
不过,由于增发个股的表现差别迥异,基金公司参与增发也毁誉参半,部分基金通过参与增发业绩大幅提升,部分基金却因参与增发而业绩表现不济,甚至受到基民一纸诉状。
受益增发业绩大增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有近30家上市公司进行增发。其中,广百股份、国统股份、黔源电力、升达林业、洪城水业、柳工、国脉科技、国中水务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均吸引了众多基金的参与。如广百股份受到易方达基金认购350万股;长江证券受到中银基金认购1200万股。此外,嘉实、南方、新华、兴业全球等基金公司也频频参与增发。
由于不少增发个股表现突出,部分参与增发的基金也是业绩大幅提升,新华系基金可谓其中典型。
一季度,新华系5只基金集体参与了国中水务和洪城水业的定向增发。其中,对国中水务合计持股数占该股总股本的9%,几乎达到了10%的基金持股红线。国中水务定向增发行价为7.5元/股,截至昨日收盘价为14.24元,涨幅接近翻倍;洪城水业定向增发价则为14.5元/股,截至昨日收盘价为16.78元,涨幅超过15%。由于新华旗下基金整体净值规模较小,预计上述两项定向增发将给新华系基金带来明显的超额收益。粗略计算,每只基金均可获取3-4个百分点的净值收益率。其中,新华泛资源基金凭借对上述2只个股较高的持有比例(截至一季度末,国中水务、洪城水业分别占基金资产净值的4.62%和2.58%)而收益率保持领先,在银河分类灵活配置型基金中排名第6位。
受累增发业绩下滑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基金饱受增发之苦,首当其中的当属中银基金。
今年3月,长江证券以12.67元/股的增发价进行增发,而这一增发价甚至高于其停牌前一天收盘价12元达5%。在此背景下,原定6亿股的增发份额,最终在主承销商包销大部分的情况下仅发行了2亿股,缩水三分之二。然而,中银旗下持续增长基金却大手笔认购了1200万股,不仅是惟一一家参与增发的基金,而且成为认购量最大的投资者。对此,中银基金表示这是出于价值投资的理念和对长江证券的强烈看好。
然而,刚刚披露的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与2011年一季报显示,长江证券业绩状况并不理想。去年全年净利润12.83亿元,较上年下降6.49%;基本每股收益0.59元,同比下降13.24%。今年一季度净利润3.33亿元,同比下降19.29%;基本每股收益0.15元,同比下降21.05%。在低迷业绩下,长江证券股价亦出现连续跳水,截至昨日收盘,长江证券报收于10.83元,中银持续增长参与长江证券增发已经浮亏超过2000万元。
更有甚者,基金一季报显示,中银持续增长在参与长江证券公开增发的同时,却在二级市场卖出长江证券40万股,与公司“价值投资”的说法自相矛盾。
针对此,近日,一位名叫徐财源的投资者以中银持续增长基金持有者身份,向中国证监会进行举报,认为中银持续增长基金参与长江证券增发一事损害了基民的利益,并表示将在稍后发起针对中银基金的司法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
事实上,去年底也有一只债券基金溢价参与长安汽车的公开增发,但溢价比例较低,仅0.1元。
而近期,更是有不少基金因参与增发已造成实际亏损。如华夏基金在复星医药上亏损近1500万元;博时基金在广州国光上亏损更是近3000万元。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在弱市下参与增发考验基金公司的预判能力和研判水平,特别是定向增发由于有1年的锁定期,因此更需谨慎而为。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