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张惠婷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6日
核心提示:
2011年,我市将重点推进81项医改目标任务,主要涉及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
将在全市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将安排100名乡镇卫生院和220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岗位)培训;加大力度查处开“大处方”行为。
我市敲定今年医改任务
■将为市民提供510万元免费公共卫生服务
■将对医疗用药行为全过程追踪监管
□记者张惠婷
5月5日,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我市在2011年将重点推进81项医改目标任务,主要涉及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
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统一配送
今年我市将在全市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配备率达95%以上,非目录药品的品种、数量和销售额,最高不应超过药品总数和总销售额的30%。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三张网”报销目录,参保人员在基层定点医疗机构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报销比例在原定比非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提高10%的基础上再提高5%(最高比例控制在95%以内)。
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将实行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量价挂钩、统一配送,确保供货区域内的所有基本药物只由一家企业供应,由供货企业自主选择经营企业进行配送或自行配送,使基本药物安全有效、品质良好、价格合理、供应及时。对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覆盖抽验和全品种电子监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全科医生
我市将在前两年基础上再建设一批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二甲水平、并有1所至3所达标的中心乡镇卫生院,每个村都有卫生室,每个街道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市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全科医生。我市将安排100名乡镇卫生院和220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岗位)培训,做好市本级第三批100名医学订单生的毕业分配工作,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执业医师目标。重点支持建设1所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和巡回医疗,在章贡区选择两所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全科医生服务团队,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
提供510万元的免费公共卫生服务
今年我市将全面开展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50%。
我市将为城市居民提供价值510万元的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提高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为43.58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体格检查。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数分别提高到36.74万人、11.57万人,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全部纳入规范化管理。于都、兴国、崇义和会昌等县的免费婚检率在70%以上。对6万名农村育龄妇女在孕前三个月和孕早期三个月免费补服叶酸。开展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推进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工作。
对医疗用药行为全过程追踪监管
我市将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形成规范化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对公立医院医疗、用药行为全过程追踪监管,加大对开“大处方”行为的查处力度。完善以病人为中心的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所有三级医院实行预约诊疗服务。优化门诊流程,实行错峰、分时段诊疗,全面推广叫号服务,合并挂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简化就医手续。推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市、县级综合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病房比例分别达到30%和20%。
同时,深化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服务模式。安排3所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16所县级医院,三级综合医院与1所对口的县级医院,开展基层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各三级医院和县级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的病种数分别达到16个和5个。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