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湘财证券徐广福:抓住确定性进行投资

来源:机构投资    作者:宁鹏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5日

  湘财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主管 徐广福

  2011年是估值回归之年。

  2009年下半年起,中小市值个股对大盘股的溢价不断创造历史性新高。2010年7月份的行情开始,由于赚钱效应使得投资者对新兴产业板块的投资基本上不考虑市盈率了。

  部分投资者难以理解除了银行、地产之外周期类个股的走势强劲。宏观调控这么厉害,为什么这类个股还涨得那么好?这其实反映了市场的投资偏好。目前不确定性太多的情况下,主力资金抓住确定性的东西进行投资。概念股不敢持续运作,这一点也说明当前的市场并不是非常强势的市场。

  关注二三线蓝筹

  政府的宏观调控会对房地产企业的业绩产生一定的压力。保障房利润相对商品房的话,利润有点降低。

  但不论保障房还是商品房,都需要建材。水泥、装饰类的公司,业绩提升能得到保证。

  发改委对水泥产能的调控,直接促使了水泥企业利润的提升。在北京、河北、福建等地区,随着水泥产业的并购整合,产业集中度达到80%,甚至更高,形成了类似寡头竞争格局。几家大型水泥企业得以向下游转移成本,保证了自身利润得到大幅提升。

  近来,大盘指数走势和中小股票股票指数的走势其实产生了明显的分化,市场从过去追求高成长的概念性公司转向防御性公司,当前情况下投资者已经高度重视投资组合的绝对收益和下行风险。

  传统二、三线的蓝筹板块,业绩相对不错,增长空间颇大,在下一阶段,此类公司可能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目前不具备大行情条件

  资本市场目前面临两大难题:IPO以及产业转型的问题。

  2010年的融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2011年的融资规模也不会少,根据上交所的规划,将有50家左右大盘股登录,估计中小板、创业板也有400家左右,根据目前的融资规模2011年非常有可能再创新高。

  房地产被打压,部分资金是否流入股市?这是肯定的。然而这部分资金将对股指产生多大的推动作用还有待考证。投资者不能简单的认为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就会转战于股市之中。

  2001年到2005年,经历了4年的熊市,2005年到2007年,经历了两年多的大牛市,但当时的市场规模为六七万亿。目前的市场规模为二十六七万亿。石油、银行等大型国企非流通股短期内不大可能出现集体减持,扣除掉这部分股份,市场上新增的市值大约也要超过2007年市值的一倍以上。

  再说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出现了融资难的问题,减持的动力在增大,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公司在逐步减持。当资本市场水涨船高后,减持的冲动明显增大,这制约了整个市场高度,也就是说目前尚不具备发展到大行情的条件。

  有一定上升空间

  海外的局势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会形成太大的影响,反而可以借机形成所谓的弯道超越。贸易逆差至少目前看是好事,可以改善粗放的增长模式。可以充分利用3万亿的外汇储备,去购买一些专利技术,去进口一些高端机械设备,这对我国的产业升级会有帮助。

  关于未来的投资方向,个人认为有一定上升的空间,但不会太大。下半年,周期性和新兴产业类个股都有机会。煤炭、钢铁股长期依旧看涨,事实上市场或许会重新审视所谓的周期类个股(除了银行和地产)的价值,这会在未来的股价中有所体现。新兴产业上半年的需要充分调整,未来几年的投资仍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

分享:

来源:机构投资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