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徐智麟:资本市场中的“天人合一”

来源:机构投资    作者:宁鹏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5日

  钧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智麟

  古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正进入“知天命”的年龄,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去冲浪、博弈,而是希望以另外一个视角来看待资本市场的运作。

  自然界、人类社会都存在一个“天理”。金融市场是一个人造社会,也有着类似的运行规律。这两年,我试图寻找资本市场本质的运行规律,并运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投资,效果还不错。

  2011——资本市场回归常态之年

  我今年对市场的看法是“前高后低”,也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布局。理由是2011年是回归常态之年。1月份布局的时候心里尚存一些疑虑,而到了2、3月份,可以看到效果正在逐渐显现。

  回顾过去几年市场的变化,2008年是大起大落之年,金融危机的到来让金融市场措手不及;2009年为了拯救危机大量注入流动性,实际上形成了信贷泡沫;2010年是信贷泡沫被刺破之年。

  之所以说回归常态,是因为信贷泡沫实际上已经被刺破。2011年的流动性紧缩只是让经济回归到正常的运作和成长轨道。拯救危机中经济体所采用的赤字政策,就像人一样,当生病的时候会大量用药,在病人开始慢慢恢复时,就应该把药撤了。换言之,现在的紧缩并没有蕴含着危机。

  如果这个结论成立,回归常态对微观的投资运作很重要,意味着可以按基本面来对企业进行审视和投资。

  “十二五”——资产配置风向标

  “两会”某种意义上是国家投资决策委员会对整个国家下一阶段资产配置的决策。“十二五”规划,实际上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投资时资产配置的方向。

  仔细阅读“十二五”规划纲要,可以在第九章至第十一章中发现我们资产配置的方向。中国制定的新五年“国家战略”则是: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升级制造业、发展新兴产业、转变能源利用、构建交运体系、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海洋经济。

  国家经济体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有着类似的规律。现在有些数据显示我们的投资额可能会下降,有人据此推论宏观经济可能会恶化,有产生金融危机的危险。事实上,我国经济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就像一个孩子到了18岁以后,他需要的是另外一个场景,投入产出的模式可能会有大的变化。因此,制造业的升级是自然而然的。

  我们的布局基本上是按“十二五”规划去做的,制造业升级、新兴产业等都重点布局。

  在具体的布局过程中,信息化概念的企业,政策的基本面不错,具体企业选择会有些困难,但我们依旧会坚持去做;而海洋经济概念的企业相对比较容易找寻;此外这次福岛核危机引发对能源利用的思考,我们在配置方面也有所倾斜。

  危机——恢复均衡的极端办法

  人类在地球的宏观面上已经失去天敌,长期来看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机。像地震这类让人类束手无策的残酷天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对整个人类的发展平衡上来说是一种推动。

  现在投资上最大的风险还是来自于世界上两个利益集团的水火不相容。不管经济如何互相融合互相依赖,体制、信念上的不相容很容易导致矛盾不可调和。以利比亚为例,不管它与西方国家在经贸上的依存度多高,由于根本的信念不同,最终还是目前的局面。

  对个人投资来说,需要适当控制投资规模,这是规避风险唯一的办法。

  从个人经验来看,市场的底部是由估值决定的,顶部是由流动性决定的。而资金的流动性目前基本已经回归常态,所以不是危机式的紧缩。

  目前股市的估值水平不高,在仓位上,我们现在大部分时间是采用高仓位。从整个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判断是1月份的市场整体下跌,2、3、4月份应该是涨,5、6月份的市场走向要看一季度的经济运行表现。

分享:

来源:机构投资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