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3日
近期股市的大幅回调主要是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资金面偏紧,二是中小盘股季报业绩不佳,三是新三板令中小盘股的高估值难以为继。整体上看,近期A股持续恐慌性下跌,连续击穿3000点和2900点整数关口,而如此大幅的杀跌,技术指标一再超卖,反弹一触即发。盘中部分个股的超跌也吸引了逢低买盘的不断涌现。
近期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要求,至2015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这将从经济和政策两个方面为我国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产业升级板块投资机会凸显。未来收益能够上涨五倍、十倍的资产可能集中在消费服务、科技领域的中小盘股中,这些行业未来也会衍生出一批市值规模很大的优秀企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再上一个台阶的顶梁柱。别人恐慌之际,正是投资者下手之时,五月围绕低估补涨和新兴产业拾金,当为明智之选择。
不能仅凭一季报下滑就断言,今年上市公司成长性下降。近期市场出现了一个怪现状:明明中小板、创业板2010年报平均增长近40%,是全世界股市罕见的高成长性,但是,只要其今年首季报的成长性同比减少、持平或者下降,就断言其今年的成长性衰退,进而出现跌停板。实际的情况是:上市公司和企业一季度都不会把业绩做的很高,主要是合理避税,其次是许多应收账款都要下半年到账,再者新上市公司由于募资,股本扩大后利润摊薄,募集资金还来不及产生效益,一季报成长性下降是很正常的。而目前市场舆论以一季报乘以4来推算2011年业绩,引发市场恐慌性杀跌割肉比赛,这是非常不理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