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知识库>> 银行知识 >> 正文内容

支付宝携UC推支付方案 手机网银操作化繁为简

来源:通信信息报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9日

  优视公司与支付宝日前共同推出实现浏览器内支付的移动安全支付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掌上支付模式,“绕开手机网银”的支付方式也将对现有移动支付产业链造成巨大冲击。

  日前,优视公司与支付宝宣布共同推出实现浏览器内支付的移动安全支付解决方案,令用户可以在手机上的UC浏览器内快速完成网上支付。数据显示,到2012年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就将达到千亿级的规模。此次优视与支付宝的合作,无疑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掌上支付模式,同时“绕开手机网银”的支付方式也将给现有移动支付产业链造成巨大冲击。手机网银操作的化繁为简显示,新时代谁能提供更符合用户需求的支付方式,谁就能在移动支付的千亿蛋糕争夺上获得先机。

  手机网银操作化繁为简

  据了解,此次UC推出的新型浏览器,内置了支付宝安全支付服务。在使用上,用户在使用浏览器时点击支付并调用“安全支付”服务,即可在本页面内实现支付宝账户支付的功能。而在支付渠道方面,UC与支付宝则力推快捷支付功能,即无需登录网银就能完成充值的支付模式。据悉,用户只需在支付宝帐号内设置好信用卡卡号、密码,并绑定对应的手机号即可开通快捷支付。而通过UCweb最新浏览器进行支付时,用户可以调用支付宝安全支付,则信用卡便等同于余额,无需跳转网银,也不必再次输入卡号就可以完成支付。同时,支付限额为卡面额度,也再不受银行网银额度下调的影响。

  据支付宝方面透露,其已联合工行、建行等10家银行开通快捷支付服务,当前已经累积了300多万用户,而快捷支付的成功率已经达到线下刷卡水平。此外,稍早时候支付宝还与Chrome浏览器达成合作,实现全面兼容并加强了网络支付的安全性,进一步扫清了在非IE浏览器上进行支付的障碍。

  便捷支付瞄准现行模式软肋

  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统计,201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数达1.5亿,预计到2013年移动支付数将达到5亿人次。随着用户数量的提高和用户需求的不断细分,用户通过手机进行消费的意愿也在不断增强。而据艾瑞咨询研究指出,2010年,我国手机支付的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2.5亿元,同比增长31.1%,2012年手机支付交易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元。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潜力毋庸置疑,但目前却有些许短板始终制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支付宝无线事业部总经理徐达就表示,运营商话费结算模式账期长、费用高、坏账难以控制是目前移动互联网发展遇到在诸多制约之一。

  具体而言,在移动支付的操作流程方面,目前在手机网银上进行转账、充值等操作的步骤十分繁琐,除了每次都要输入16位卡号和密码外,还需输入验证码等,大量需要用户记忆的号码加上数字与英文混合的验证组合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安全性,但同时也增加了用户的使用难度。特别是在手机终端上需要手动输入的部分过多,也给用户对于手机键盘的操作提出要求。在使用功能方面,以往用户使用手机支付更多是用于小额支付方面,比如话费充值等等,而支付宝此次推出的快捷支付模式,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也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快速支付的需求。

  此外,在资金来源方面,以往UC浏览器在进行相关的支付时,往往是采用话费充值卡或跳转网银的方式,等于是“多一个环节”。而在采用安全支付之后,UC直接挂钩支付宝,极大地拓展了用户支付资金的来源,更有利于刺激用户的消费信心,进而扩大手机支付的市场规模。

  因此,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个人用户与商家都将寻找更符合用户需求的支付方式,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移动客户端采用支付宝安全支付。

  运营商并非前途无“亮”

  尽管目前新推出的便捷支付模式听起来十分快捷,但市场对于其也并非全无质疑。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来自安全性方面,目前手机的智能化进程飞速发展,但必须得承认,用户对于智能手机的安全防护意识还远为达到PC的程度。绕开运营商、摒弃号码和验证码的输入固然在操作时十分方便,但会否给手机木马、黑客以可趁之机仍未可知。尽管支付宝方面承诺了新模式的安全性,但即使插件安全了,用户能否正确操作也是一个问题。

  同时,对于手机支付这一块千亿蛋糕,三大电信运营商也绝不可能坐视不理。事实上,中国移动在2010年初便入股浦发银行 为支付牌照铺路;中国电信随后推出了“翼支付”,并于今年3月成立支付公司“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国联通则在上周曝出为手机支付业务专门筹备的新公司的招聘页面已对外开放。在手机支付市场中,三大电信运营商早已开始市场布局。

  而在具体的市场争夺中,尽管电信运营商不可能绕开网银自建平台,但也不是前途远“亮”。目前用户对于手机支付的需求多种多样,除了如支付宝的消费模式外,也有一些基于物联网方面的应用方式。而运营商完全可以对手机支付用户的使用场景和使用时段进行细分,优先启动手机支付在特殊场景的应用发展,比如运营商可针对校园开展支付一卡通类业务,针对家庭消费开展水电气、有线电视等手机缴费服务,并以消费补贴、相应商户联盟等方式促进产业链的壮大与发展。在这一方面,中国电信无疑走在了前头,其推出的翼支付业务集成校企一卡通、公交卡、行业卡、银行卡等多项应用,向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全方位的移动支付服务。

  相信,随着各方对移动支付潜力的不断深挖,这一市场也将逐步做大做强,惠及更多用户。

来源:通信信息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