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雷震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8日
“多元化经营”在上市公司年报中是一个出现频率颇高的词,不少公司除主业外,旗下的子公司和联营公司还横跨若干行业。
冠农股份:
联营收益为净利20倍
“多元化经营”最夸张的非冠农股份莫属,其从联营公司上获得的投资收益相当于其2010年净利润的20倍。
坐拥丰富自然资源优势的冠农,显然不满足与涉农主业带来的利润,仅依靠参股国电新疆开都河流域水电开发公司25%的股权和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20.3%的股权,就获得1.2亿元的投资收益。而其主业之一的果蔬加工业务当年却出现超过8000万元的亏损,加上“三费”大幅增长,最终其全年净利润仅有不足600万元。
中粮屯河:
“失之番茄 收之水泥”
中粮屯河2010年营业利润亏损6580万元主要就是因全球番茄价格因供过于求而大幅下滑,影响利润,其对番茄酱计提了高达7490万元的资产减值,同时其白糖期货由于套保方向弄反,浮亏超过3亿元。
不过此时其参股49%的新疆屯河水泥担当了“救驾”的关键角色,当年实现净利润1.82亿元,公司按股权比例获得了近8200万元的投资收益,大幅减小了亏损额。否则,中粮屯河这个中国的番茄老大将创下其进入21世纪以来的最惨淡业绩。
哈高科:
资本腾挪助其免亏
顶着“高科技”名头的哈高科,实际上其三大主业中,大豆深加工和房地产都属于传统行业,跟高科技沾边的药业却是其中规模最小的。
2010年公司在大豆加工业持续萎靡,房地产新项目尚未入市,药业干扰素项目年底刚投产的情况下,营业利润仅为438.84万元。不过其全年最终实现净利润高达1370万元,避免连续第二年亏损,转让普尼太阳能(杭州)有限公司8.67%的股权获得3706万元的投资收益功不可没。
令人惊讶的是,哈高科在今年4月1日公告称,公司在将所持普尼公司40万美元和130万美元股权以每股5.3美元的价格分别转让给两家公司后,又以每股1.6美元的价格增资普尼公司600万美元。一买一卖中,空手套取301万美元,其在普尼公司的持股比例还从此前的31.3%上升至36%。按这样的作法,其2011年的盈利恐怕可以提前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