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金融投资报 作者:李果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8日
此前连续上涨的B股,在昨日14:00后出现惊天异动。其中,上海B股指数盘中跳水超过7%,深圳B股跌幅亦约4%。而B股的大跌直接对A股带来不利影响,昨日午后,上证指数一度击穿60日线,直逼2900点支撑位。那么,是什么造成了B股的惊天大跳水?
四大传闻困扰市场
据记者统计,昨日关于B股大跌的传闻主要有四个。
传闻一是国际板推出之后B股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地位将下降。近期,有媒体接连发布消息,为国际板的推出暖场,因此有传言称国际板将在5月份推出。对此,中信证券分析师王铜表示,传闻5月会推出国际板试点,“因为马上就到5月了,而管理层到现在还没有出台处理B股的措施,市场担心B股可能被边缘化,并成为暂时的"弃儿";而长期看,B股与国际板并存是不可能的。”
华融证券策略分析师肖波也同意此观点。他认为,未来推出国际板后,很可能会以人民币作为结算单位,这也符合管理层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此外,由于B股市场是用美元、港币作为结算单位,具有不方便、成本高的特点,容易在国际板上市之后,造成B股投资者的挤出效应。
传闻二是B股指数的补跌。国海证券分析师熊杰认为,今年以来,B股指数走势明显强于A股,近期A股连续暴跌,大幅度调整,B股作为强势板块在昨日展开补跌。
传闻三是美元强势再现。公开资料显示,日前,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纽约再次重申,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美国将继续保持“强势美元”承诺,不会以贬值本币方式换取商品进出口贸易中的优势。因此市场担忧假如美元走强,那么以美元计价的人民币资产就要面临大幅杀跌的风险,而B股正是对美元走势比较敏感的市场。针对这一说法,国都证券研究所所长许维鸿表示:“B股暴跌,源于市场对美国货币政策和国际版的传闻。欧美货币政策转向是大趋势,欧洲已经率先加息,预计年底前还要加息75个基点,以应对通货膨胀;美国的失业率、新屋开工数据虽有好转,但中小企业信心指数仅出现试探性反弹,加息预计出现于三季度,但是二次量化宽松淡出有可能,而且二次量化宽松本来就没多大作用。”
传闻四是外资做空中国。该传闻称,B股是国外投资者能够比较自由参与的国内交易品种。近期市场传言国际资本大举囤积香港,企图做空中国。美国《新闻周刊》称,中国将因房产泡沫破裂而陷入经济崩溃;华尔街空头大师查诺斯认为,中国过多的货币造就了房地产泡沫。
资金撤离引发巨震
在记者昨日的采访中,长期研究B股市场的西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刚却认为,昨日市场关于B股大跌的传闻均不可信。“有传闻说美元将走强是B股下跌的原因,我认为不可靠”,张刚表示,“美元走强早有预期,并非昨日才出现,更何况人民币在昨日汇市依然走强。”
对于目前市场普遍认同的“国际板推出影响B股”传闻,张刚表示,“国际板的推出会分流A股资金,但并不会对B股造成干扰。昨日B股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A股"四连阴"后诱发B股补跌,而且做空资金主要来自境内自然人,而非传闻中的境外资金,昨日B股的下跌可以定义为恐慌性的抛售。”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九龙山B和耀皮B的交易信息中,申银万国国际部、国泰君安国际部却出现了对倒局面。如在耀皮B股中,其买卖榜第一位均为国泰君安国际部,而申银万国国际部则出现在了该公司买入榜第二位和卖出榜第三位。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傅峙峰表示,“昨日B股下跌有一个现象,即上海B股跌势明显要比深圳B股严重,说明并不是B股市场的系统性冲击。上海B股和深圳B股之间有一个差异,即上海市场以美元计价,深圳市场以港币计价,所以两个市场的差异化表现,原因很可能在美元。”
一个可以佐证的事实是,周二晚间白银价格暴跌,也反映出市场对美元走势的忧虑。与白银价格走势类似,B股表现一直相对强势,日前还创下自金融风暴以来的反弹新高。“但在积累了相当的获利盘之后,有资金担忧美元的负面影响而迅速撤退,导致上海B股暴跌。而B股市场容量不大,资金快速撤退,波动自然相当剧烈。”傅峙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