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熊民慧 记者萧森 特约记者何善龙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7日
连日来,记者走进大街小巷,感受赣州中心城区“治脏治乱治堵”(以下简称“三治”)工作开展以来,城市面貌发生的可喜变化。
据了解,我市将“三治”工作列入2011年赣州市民生工程百件实事中,并作为第14件实事向社会公开承诺。因此,我市城市管理、公安交警、交通运输、街道社区等部门和单位,大力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三治”工作的重要部署,坚持高位推进、重拳出击,条块联动、全面整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在具体工作中,我市各责任单位推行“一把手”负责制,强化责任落实,实施目标任务到人,形成人人有压力,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新闻媒体大力跟进,营造氛围,动员参与,对措施不力的单位进行曝光,对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加大,截至目前,已对3379件违法违规案件进行行政处罚;章贡区、赣州开发区共拆除违法违章搭建951处;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曝光了一批公车交通违法行为,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8917起;重拳整治出租车违规现象,受理相关投诉、咨询419件,定点查处非法运营等违规行为184辆次。
通过大力整治,中心城区“脏象”有所改善,城市品位得到提升。我市重点抓好主、次干道的环境整治,加大对小街小巷环境整治力度,加大对乱倒垃圾的行政处罚力度,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集中开展“全民卫生日”活动,加快网格化管理和数字城管建设,深入开展工地基本情况调查,建立了建筑工地基础台账;与主要建筑工地、建筑渣土运输单位和商品混凝土公司建立整治工作协调会议制度,要求落实工地卫生设施配备各项要求。
记者调查发现,中心城区“乱象”也有所改善,城市功能得到提升。中心城区占道经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已依法查处各类违章经营行为1.6万余起,并且通过规范市场管理,正在设置95处摊点疏导点(区),将推出安置摊点950多个,供城市低收入群体经营。我市还清理了大量不规范的户外广告牌,拆除违规设置广告牌、指路牌710多块,收缴落地小广告(灯箱)770多块、清理各类“牛皮癣”广告3.3万多处。同时,我市的专业市场周边环境有所好转,临街立面综合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园林绿化建设明显加快,城市道路、排水等专项整治工程初见成效。
记者看到,中心城区“堵象”也有所改善,城区通行能力得到了提升。我市从民生为本出发,落实了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市财政预算2011年安排了公共交通油价补贴1500万元,缓解油价上涨带来公交运行成本上升的困难,确保市民乘车不增负。市财政还出资3870万元购置100辆公交车,目前第一批50辆新车已经投入中心城区两条主干线路运营。我市还开辟了公交车专用道,在已有260多座港湾式公交站台基础上继续新建设一批港湾式站台。公安交警部门在“治堵”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完善了交通安全管理基础设施,调整了路面勤务管理模式,增加了260名交通协管员,加强了对易堵路段、路口的管控力度;加强了静态停车管理,优化了交通组织,中心城区有7条道路实行单行,9个路口实行禁止左拐弯,文明大道、长征大道、杨公路等设置了两轮车辆专用道,进一步健全了交通事故快处快撤机制,减少了因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熊民慧 记者萧森 特约记者何善龙)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