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额贷款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6日
编者按:温家宝总理一句“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体现了最高层对人民心理的深切体察,震撼和感动了全国人民。然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生活贫困也很难谈得上生活得有尊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提高扶贫标准,减少贫困人口”。然而,即使按中国政府2009年制定的“人均纯收入1196元”这条贫困线标准计算,中国目前还有数千万人处于贫困之中。如果按人均每天1美元收入的联合国贫困线标准,中国仍有1.5亿贫困人口。如此庞大的贫困人口数量,决定了我国反贫困任务的艰巨。近年来,我国西部省区宁夏率先提出并积极实施了“金融反贫困”战略,成效显著,提供了宝贵的“宁夏经验”。
本报“宁夏金融反贫困”专题调研组
对于宁夏的金融改革与发展,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王歧山副总理等领导作出多次批示。回良玉副总理着重指出,为解决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问题,宁夏较早开展了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广覆盖、符合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当地实际的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之路,应予以认真总结和推广。王岐山副总理同时也强调指出,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于农村金融工作高度重视,积极破解发展难题,做了很多宝贵的尝试。农村金融工作是篇大文章,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开了个好头。
创新组建新型金融机构惠民生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在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攻坚动员大会上指出,“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宁夏要实现全面小康,难点在中南部地区,重点是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宁夏要以坚定的信心、扎实的工作和有力的措施,坚决打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攻坚战,让宁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这是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通过大量访贫问苦、调研、论证,确保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的基础上,做出的正确决策和部署,承载着宁夏中南部地区贫困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事关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宁夏人民群众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件大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宁夏是少数民族自治区、欠发达地区,仅国家级贫困县就有九个,尤其是宁夏的西海固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历史上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是全国农村贫困地区中的特困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自2010年上任伊始,就时刻牵挂着贫困地区的发展和民生问题,他强调:“由于自然、地理和历史等原因,宁夏尚有35万人居住在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极差,不适宜居住、不适宜发展的地方。我们一定要举全区之力,打一场生态移民攻坚战,即使砸锅卖铁,也要把35万贫困群众全部搬迁到近水、沿路、靠城等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彻底拔掉西海固穷根。”宁夏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则表示:“新中国成立已有60多年了,人们形容西海固还称“苦瘠甲天下“,再过1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这里难道还是“苦瘠甲天下“?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就太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太对不起老百姓了,我们责无旁贷必须去改变这种状况。民生计划如果办不好就是最大的犯罪。”
资料显示,目前宁夏还有100余万扶贫对象,约占宁夏总人口的1/6,贫困比例之高也可称“甲天下”。然而,没有这100余万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就没有宁夏的全面小康。仅宁夏35万的生态移民计划,就需要投资105.8亿元,要打好宁夏的“生态移民攻坚战”、实现“全面奔小康”的目标,则需要的资金总量会更大。无论是“生态移民攻坚战”、“反贫困”、还是“实现全面奔小康”都统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宁夏金融办作为主管地方金融的行政机构,该办主任尹全洲曾经在“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工作过一段时间,深深体会到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疾苦,尹全洲认为,必须进行创新,走出一条“金融反贫困”之路。而宁夏“金融反贫困”的最首要出路,一定是以扩大农村金融增量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多种新型金融组织,增加农村金融供给,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2006年3月,宁夏金融办组织专人先后赴山西、四川、内蒙古等省区考察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情况,时任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王正伟在金融办《山西平遥、四川广元小额信贷试点考察报告》上批示:“请金融办提出我区小额信贷试点方案,报党委、政府研究后试点。”从2007年2月12日首家小额贷款公司宁夏光辉贷款有限公司挂牌营业开始,目前,宁夏已发展小额贷款公司107家,遍布宁夏各市县,实际到位资金62亿元,累计向农户、个体经营者和微小企业发放贷款101.2亿元,成为了金融支农、金融反贫困的生力军。同时,为了支持自治区生态移民工程,宁夏金融办遴选宁夏中南部地区107家生态移民贫困村,和自治区107家小额贷款公司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对村中的鳏寡孤独老人进行救助;对贫困户大学生进行资助;对村中的微小企业进行贷款支持。
作为扩大农村金融增量的一大亮点,宁夏在小额贷款机构的创建与机制创新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首先,大力发展小额信贷技术,建立了一套可复制的小额信贷流程和管理办法。小额贷款说到底是基于对客户了解的一种信贷方式。小额贷款与大额贷款的不同之处在于,大额贷款主要依据是考察借款人的财务报表,而小额贷款是典型的“熟人金融”,它的流程与正规金融机构的流程绝对不一样。特别是在授信方面,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对农民的授信不仅看其抵押物、房产和其他固定资产,还要看他的人品、声望与口碑。宁夏金融办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贫困地区特点的小额贷款发放工作流程、运营规则和管理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财务制度、客户授信制度、贷款流程、薪酬制度、客户风险管理制度、决策制度等,减少了贷款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努力,基本上建立了一套可复制的小额信贷流程和管理办法。
其次,在贷款流程的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到了农村居民和中小企业的生产特点,讲究科学性和对农村文化的适应性。如宁夏金融办批准设立的掌政农村资金物流调剂中心,在农民贷款时,要求其写一个承诺书,这个承诺书需要全体家庭成员签名,包括配偶和子女。其用意是让所有的家庭成员都看到贷款的发放,树立一种贷款偿还的诚信意识,尤其是让子女签字,对贷款人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心理压力。如果他将来不还款,则意味着在孩子面前失去了诚信的榜样和示范。这种心理压力和引导,成功地强化了贷款人的信用意识,这个方法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新,十分适合于农村的文化传统。
收贷环节上,在农村,人们世代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非常熟悉,也非常讲究面子,因此还款人制度设计,特别考虑了借款人的面子压力,以提高贷款回收率。如确定某个时间实行集中集体还贷制度,由贷款到期日相同的人集中还款。这样,不按时还款的人会有很大的压力,处在群体中的个人由于受到来自于群体的这种压力,必然会强化自己的诚信意识,促使个人采取主动还款的方式来避免群体对他的负面评价。同时,收贷环节也讲究灵活性,不但要让贷款人感受到诚信的重要,也要让其感受到贷款机构的关爱;既要让贷款人不守信的行为受到惩罚,同时也要提高其对金融信用理念的认同。
第三,强调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户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经营管理和金融产品方面的创新。在推动小额贷款机构的试点中,宁夏特别强调小额贷款机构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经营管理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如,宁夏掌政镇农村资金物流调剂中心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掌政资金物流调剂中心是经宁夏金融办批准设立,由200户农民参股,同时又吸收了三个民营企业的股份成立的。民营企业注资,状大了实力,拓展了资金规模,同时也使得单纯的农民资金互助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没有民间资本的参股,单纯的资金互助不仅存在资金上的困境,在未来经营方面也会存在若干问题。所以掌政镇农村资金物流调剂中心是一个特殊的小额贷款机构,它是以农民资金互助合作为基础,以社会民间资本为主导,以市场化运作机制为保障,以扶贫性金融为手段,将农民信用合作、商业性小额贷款、农资物流调剂三者密切结合而构建的一个三位一体的商业化可持续的微型信贷机构。
专家认为,宁夏的小额贷款机构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既有商业性的小额贷款机构,也有以扶贫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小额贷款机构,既有一些创新型小额贷款机构,科技特派员型、招商引资型、教育助学型,也有贫困妇女创业型、反贫困型等小额贷款机构。宁夏的小额贷款机构种类之齐全与创新,当属我国之最。
宁夏盐池小额信贷便是专门为农村贫困妇女提供贷款的小额信贷机构,公司秉承“厚德亲民,兼爱互利”的价值理念,在坚持“面向三农,微贷惠民”宗旨的同时,每年还在其支出中拿出15%以上用于支持客户的能力建设。
该公司将分散的妇女组织起来。借助于小额信贷5户联组的方式,以自然村为单位,由若干个小组组成小额信贷村组的方式,将分散的、各自为阵的妇女聚在一起,给她们参与发展的机会,让他们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发展和组织中。并根据她们的需求,有计划地安排实用技术培训、农民骨干培训、文艺二传手培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活动,丰富了城乡文化生活,使妇女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通过支持客户能力建设,盐池县妇女科技、文化素质、自我发展的能力、收入均有明显提高。妇女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妇女的社交活动增多,社交范围扩大,其家庭和社会地位也得到改善。在外人面前从不表态的组员现在也大胆发言、唱歌、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说出自己的想法了;各村组的骨干从在众人面前不敢讲话,提高到能够有条不紊的组织大家活动、开会,清楚详细地做好会议记录,记好每笔财务收支;贷款户自己完成经营计划的,由初始的56.6%提高到现在的87.9%。农村妇女汪树莲还于2010年获得法国沛丰协会全球社会影响特别奖,并出席了巴黎的颁奖会。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