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三大险企开门红红中有绿 增涨能否提速未可知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6日

    编者按:依然是“开门红”,三大上市保险公司在今年却显得并不轻松。银保新政的后续效应,保险代理人门槛的提高和队伍萎缩的顽疾,不断加息的背景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让转型之中的保险企业深刻的感受到这个春天不同以往。虽然三大公司的保费收入均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但部分重点市场渠道却仍面临艰难窘境。市场人士认为,他们能否达到年初制定的目标尚未为可知。

  从4月13日起,三大上市保险公司陆续开始公布其经营季报。中国平安的公告首先公布,2011年1-3月,其旗下四家保险公司总计实现保费收入约860.98亿元(按新会计准则约为695.1亿元),同比增长27.51%。其中,3月份的保费收入为282亿元,环比增长22.75%。

  18日,中国太保公布旗下两家保险公司未经审计的保费收入,根据新会计准则,2011年1-3月共实现保费收入481亿元,同比增长13.71%。差不多同一时刻,中国人寿公告显示,在新会计准则下,截至3月底,该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1230亿元,同比增长11.5%。

  通过数据不难看出,2011年以来保费同比增速下滑是行业普遍现象,三家上市险企一季度保费同比增速较2010年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所以谈及今年的“开门红”,不少业内人士的感觉都是,总保费增长还可以,但增长势头比去年差了很多。

  “开门红”期间,平安1至3月总保费收入与去年同期38%的增速相比下滑近11个百分点;而太平洋寿险在2011年首月实现保费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31.46%之后,2月份和3月份保费收入分别为102亿元和104亿元,同比分别仅增长4.08%和7.22%,拖累一季度寿险保费增速大幅下滑;中国人寿保费收入则较去年同期增速14.1%下滑2.6个百分点。

  从单月数据来看,平安3月单月保费增速超出市场预期,业界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在3月份公司推出了一款规模不超过50亿元的趸缴型分红产品来冲刺保费规模,使得其“开门红”业绩靓丽。值得注意的是,平安3月银保保费仍为负增长。分析人士认为,受银保新规影响,平安银保渠道仍面临一定的压力。

  而除平安外,中国太保也同样面临这一问题。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万能险在太平洋寿险保费收入结构中的占比微乎其微,保费增速下滑应该主要受到银保新规的影响。

  中国人寿面临的压力除了银保以外,还存在于续期保费方面。平安证券保险业分析师窦泽云认为,中国人寿一季度个险新单业务表现较好,续期业务动能下降,原因是之前销售很多3~5 年期的短交产品,目前陆续已满缴费期,造成了公司续期保费的推动力不断下降,使得总保费的增长乏力.

  不利因素集中放大

  对于三大险企一季度保费增长放缓,业内认为普遍认为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银保新政及代理人增员瓶颈、去年基数比较高、银行进入保险领域的冲击、汽车销售增长低迷使财险增长放缓等内外部条件下,使得今年保险业的“开门红”难如以往,这些特征在三大险企身上印证的更为明显。

  对于险企来说,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占大半江山。银保新政颁布,险企驻点人员陆续撤离,险企的渠道遭受严重“挤压”。专家认为,区域上看,对新政规定执行更有力的大城市中,银保产品销售有所下滑,而中小城市受此影响较小。对于上市保险公司,太保和人寿受到的冲击或将最大,两家公司约20%新业务价值来自银保产品,平安则受影响最小,银保产品在新业务价值中占比只有4%。

  虽然银保新政冲击相对较小,去年基数对平安的影响也比较直接。在去年高基数背景下,中国平安今年前两月个险新单出现“负增长”。3月份,凭借新推出的一款趸缴型个险产品,录得50亿元保费收入,最终在3月底前如期“转正”。申银万国保险业研究员孙婷认为,平安3月份的单月个险新单同比增长100%以上,主要归因于该月的同期基数下降,以及公司销售策略的短期偏移所致。而国寿正得益于去年同期保费基数较低,首季个险新单增速约30%以上。

  同时,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出台一系列有关保险业的监管规定,包括汽车销售商在经营车险方面专门的规范,针对保险中介集团加强监管的规定,以及包括保险销售人员、保险产品互联网销售、保险产品银行销售等方面的规定。渠道业务清理给行业建立了规范的市场环境,但由于代理机构部分业务的中止,短期内对险企保费的增幅也有打压。

  综上看来,三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均达至两位数增速,但国寿和太保仅刚刚超过两位数增长,如果同时还要兼顾产品质量的话,显然未来仍要保持两位数增速还是任务艰巨。

  末月翘尾效应有待转变

  不过,公开的数据也能看出,环比前两个月,3月份里三家公司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加力态势,保费有明显拉升。

  一季度太保保费出现了月度环比下降的趋势,其中表现为公司寿险增速大滑,但受到财产险保单滚动效应的影响,太平洋产险的保费收入累计同比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数据显示,一季度太平洋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逐月回升,保费收入分别为67亿元、32亿元、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14.29%和31.11%。

  另外,平安3月份保费收入为282亿元,环比增长22.75%。而中国人寿其1至3月份保费环比较1至2月保费增长2.2个百分点,3月保费收入环比增速明显。专业人士指出,这与趸缴型个险产品发行冲刺保费规模有直接的关系,但也蕴含着更为积极的因素。

  有分析师认为,2011年保险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受银保新规和银行揽储压力影响,银保保费增长难度较大,但预计未来将有所缓解。为减弱银保新规影响,太保寿险还通过举办理财沙龙、向银行高端客户推荐高保障保单、维护存量客户等多种手段提高续保率。

  交银国际预计,各险企未来应该不会使用趸缴型产品来冲刺规模,下半年寿险增速的回升主要还是在于去年新增的营销人员在经过半年多的培训后逐渐贡献业绩。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