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结束后,对所有现金进行清点后发现,除了正常开支外,没有丢掉一个银洋,可是14位银行工作人员中有6位壮烈牺牲,平均年龄只有22岁。”
“七一”到来之际,《红色金融家毛泽民》微党课在赣州金融界深受热捧。赣州银行、工商银行赣州分行、江西银行赣州分行、民生银行赣州分行、人保财险赣州分公司、赣州融资担保集团等十余家金融机构500余名党员干部分批次走进瑞金、于都、会昌、赣县等地红色金融旧址,掀起“追寻红色金融足迹 凝聚奋进前行力量”红色金融发祥地主题活动热潮。
今年以来,赣州市以“红色金融发祥地”为主题,通过政策创新、系列活动、区域协作等多维度举措,全面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金融品牌,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机制保障,构建红色金融生态融合
赣州市多部门联合印发《推动赣州市红色金融工作发展实施方案》,从保护提升红色金融旧址、实施红色金融溯源工程和理论研究、打造红色金融系列课程等7个方面措施推动赣州市红色金融工作发展,获得省有关部门高度认可,并在全省宣传推广。全市12个红色金融旧址全部纳入省级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红色金融活动地点推荐范围,占比63%。编纂《中央革命根据地金融史纲》《红色金融印迹》《红色金融简史》《红色金融史料钩沉》等书籍,系统梳理红色金融发展脉络,深度挖掘革命时期金融实践的宝贵经验与精神内核。赣州市以《2025年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行动方案》为纲领,部署“普惠金融+红色金融”融合工程,将红色金融基因融入普惠金融实践,探索红色金融文化赋能普惠金融创新的“赣州路径”。
主题活动引领,共话红色金融时代价值
2025年3月,红色金融发祥地主题活动正式启动。专家学者围绕《中央苏区红色金融的生动实践及时代价值》《秉承红色基因推进现代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等课题展开授课,通过课堂讲授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深入解读中央苏区红色金融的实践经验与时代价值。活动期间,与会人员实地探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中华钨矿公司旧址、江口贸易分局等红色金融旧址,重温革命年代金融工作的奋斗历程,凝聚传承红色基因的思想共识。“红色金融旧址是鲜活的教材,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金融工作必须始终坚守政治性、人民性。”参与活动的党员表示,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实体经济的行动自觉。
此外,赣州市持续开展红色金融文化推广活动,包括“中央苏区红色金融史”主题展览、红色金融微党课、红色金融发祥地研学项目精品线路和课程推介等,将红色金融精神融入金融工作者教育培训体系。发挥金融赣军作用,推动金融机构持续打响“虔力担”“红小金突击队”“红农商·赣先锋”等红色金融党建品牌,打造“红色金融特色支行”,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提升。赣州市高校举办首届大学生红色金融创新创业大赛、“AI红色薪火 赓续金融初心”创意作品大赛等赛事活动,吸引了众多学子踊跃参赛,涌现出一大批兼具创新性与红色金融内涵的优秀成果,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敢闯会创”的锐气,充分彰显了红色金融精神在当代的蓬勃生命力。
区域协作深化,搭建红色金融合作桥梁
赣州市以深赣对口合作为契机,搭建红色金融合作桥梁,近三年已邀请深圳市委金融办、深圳证监局、深交所等金融管理部门,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深创投等金融机构,深圳市银行业协会、深圳上市公司协会等金融行业协会共计30余批次超1500人到赣州开展红色金融党建研学,获得了参观者的众多好评。与深圳金融行业协会达成合作意向,通过“红色金融发祥地研学线路”吸引湾区资源,促成项目流、资金流向赣州汇聚。“先辈的那些精神还有智慧,让我很有触动。我肯定是会向朋友推荐过来这边研学,有机会的我也还会再来,”深圳证券业协会培训部主任说。
近年来,赣州通过红色金融文化传承与现代金融创新“双轮驱动”,实现了红色资源向发展优势的有效转化,红色金融文化的传承为赣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截至2025年5月末,全市存贷款总量突破1.8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2090.34亿元,金融专家服务团累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超百亿元。
“红色金融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新时代金融工作的精神坐标。”赣州市政府办相关人员表示,未来,赣州市将继续以红色金融为精神引擎,深化普惠金融改革,强化区域协同,将赣州打造成为红色金融基因传承创新“样板区”,助力赣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