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金融 >> 正文内容

中国人寿赣州分公司: 警惕:披着羊皮的狼
揭露非法“代理退保”背后的陷阱

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中国人寿赣州分公司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3日

典型案例

 

客户肖先生于2023年1月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年金保险,2025年4月肖先生因经济原因想要退保,临柜查询了保单现价,发现保单退保存在较大资金损失,这令肖先生难以接受。正犹豫不决时,肖先生想到最近在某音平台上频频刷到的五花八门的退保视频,“全额”、“专业”、“高效”这些词无一不让肖先生心动。随即,肖先生联系上一位“法律顾问”郑某,一番沟通之后,肖先生决定委托其代理自己的退保事宜。接到肖先生“委托”后,郑某立刻将肖先生拉入一个以其为中心、包含7名“法务老师”的“维权群”。肖先生按郑某的要求,将自身信息、银行账号、手机号、年收入等情况一一告知,并将自己的身份证正反面及保险合同高清拍照发送到“维权群”里。随后在郑某的怂恿和指导下,肖先生投诉该保险公司,要求全额退保。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得知肖先生情况后,告知其公司与其签订的保险合同是法律文本,具有法律约束力。拉其进群的人员是违法黑产人员。同时,工作人员向客户展示近几年来违法黑产的骗局与恶劣影响,提醒客户一定要仔细甄别,避免被黑产误导导致资金损失,丧失保障甚至踏入违法犯罪的歧途。随后,肖先生要求“法务”郑某返回其前期缴纳代理费5000元,郑某解散了微信群聊并拉黑了肖先生。肖先生随后到当地派出所报案。警方告知其切勿相信网络黑产,避免落入黑产圈套,触犯法律。此时此刻,肖先生才幡然醒悟,意识到“代理退保”就是个陷阱。

 

案例分析

 

所谓“代理退保”黑产一直以来是保险行业的一大痼疾,近年来出现利用短视频、直播、微信群组等渠道招揽客户的新趋势。各类以法律咨询公司、商务咨询公司形式出现在社会大众面前的非法代理退保团伙,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受让或者实际控制许多中小型律师事务所的经营权利和业务资质,改头换面以认证“律师事务所”和“专业律师”的直播账号在各个网络直播平台上大肆宣传“国家出台利好消费者的退保政策”,公开承诺可以代理消费者实现“全额退保”,引诱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与其签署代理退保协议。

 

挖掘到“目标客户”后,代理人会要求客户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手机号码等个人敏感信息。同时,代理人往往会在强制切断客户与保险公司单独的联系,利用客户信息不对称,制造客户与保险公司的对立关系,从而控制客户达成其目的。

 

退保完成后,代理人往往会收取高额手续费作为报酬,但收代理费不是最后一步。在退保成功的情况下,客户基于信任,很容易被诱骗与其合作,签署保险合同,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借贷产品,落入圈套。更有甚者,在客户价值被开发完后,个人信息会被转手倒卖给其他人,退保代理人从中再获利一番。面对专业骗局,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便极易落入背后陷阱。

 

风险提示

 

“代理退保”陷阱重重,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主要有以下陷阱:

 

陷阱一:资金损失陷阱。非法“代理退保”中介通常会收取高额手续费、咨询费等,甚至要求消费者提前支付费用,而这些费用往往无法退还。

 

陷阱二:信息泄露陷阱。消费者在委托代理退保时,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非法中介泄露或用于非法活动。

 

陷阱三:失去保障陷阱。退保后,消费者将失去原有的保险保障,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将无法获得保险赔偿,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消费者如果重新投保,可能会面临保费上涨、拒保等风险,尤其是对于健康状况发生变化或年龄较大的消费者。

 

陷阱四:触犯法律陷阱。消费者与非法中介签订的代理协议可能存在法律漏洞,甚至涉嫌违法,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难以维权。如果消费者参与伪造材料、恶意投诉等行为,可能面临法律制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温馨提示

 

“代理退保”危害极大,消费者该如何防范。首先,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其次,要通过正规渠道办理退保,勿信不明来历的代理机构。最后,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时刻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分享:

来源:赣州金融网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