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在赣南红土地上,一场传统与创新的碰撞正悄然展开。作为“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赣州市于都县以纺织服装产业为笔,以智能制造为墨,书写着从低端制造到高端智能的转型新篇章。近年来,工行赣州分行贯彻落实国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战略,立足区域经济特色,精准对接于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需求,以“纺织贷”为针,穿起金融活水助推产业升级的千条线,织出“中国品牌”的锦绣未来。
金融创新有速度
日前,走进于都县纺织产业园,这里,智能车间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从裁剪、车缝到专机制作、整烫、分拣包装......整个流程都实现了智能化。
从2017年确立纺织服装为首位产业以来,这里已汇聚超3850家企业,年产值突破900亿元,生产的服装占全国总产量的10%。李宁、安踏、茵曼等知名品牌在此扎根,30万从业者用针线织就“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的金字招牌。
然而,产业蓬勃的背后,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始终如影随形。传统信贷模式难以匹配纺织企业“短、频、急”的资金需求,部分企业因设备升级、订单垫资等压力陷入发展瓶颈。
“订单旺季时,采购布料、支付工资都需要大量流动资金,但轻资产企业很难提供抵押物。”当地一家代工企业负责人坦言。
面对产业升级的“卡脖子”难题,工行赣州分行主动将金融服务嵌入产业链条,经过深入调研,创新推出“纺织贷”普惠融资方案,以“信用为主、精准滴灌”为核心,为纺织服装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优质服务有温度
“过去贷款要跑好几趟银行,自从有了‘纺织贷’,我们只需要线上申请,资金秒到账,生产线再也没停过!工行的服务让我们很暖心。”近日,于都某服装加工企业财务负责人感慨道。
该企业通过“纺织贷”获得150万元资金,顺利引进智能吊挂系统,生产效率提升40%,产品出口至欧洲、非洲等区域,月均订单量增长30%。
据了解,纺织企业常常面临季节性订单增加、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而“纺织贷”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的短期资金压力,确保生产和供应的正常进行。
该贷款产品具有三大优势:快审批。依托“经营快贷”线上模型,结合企业销售收入、纳税数据、电费流水等多维度交叉验证,实现“3天完成审批、1天放款”; 高灵活。单户最高300万元信用贷款,期限最长1年,支持“随借随还”,精准匹配企业季节性资金需求;全链条覆盖。从织布、印染到成衣、电商,覆盖产业链上下游3850家企业。
赋能产业有力度
工行赣州分行“纺织贷”普惠贷款产品推出以来,首批12户企业已获贷超2000万元,这些获贷企业中,既有专注外贸代工的“隐形冠军”,也有探索智能制造的“转型先锋”。
某科技型服装企业利用贷款升级“5G+柔性生产线”,实现定制化生产周期缩短50%,产品打入欧美高端市场;一家辅料供应商则借助资金扩大再生棉产能,每年循环利用废旧纺织品超千吨,成为绿色制造的标杆。
“工行的‘纺织贷’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让我们敢投入、敢创新!”于都县纺织协会会长评价道。
当地政府数据显示,获贷企业年均研发投入增长25%,带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覆盖率提升至60%。于都县先后获评“全国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先进产业园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等称号,“时尚之都”品牌越打越响。
从客家纺织技艺,到现代智能工厂的精密针脚,于都纺织产业正以创新为梭,编织高质量发展的锦绣画卷。工行赣州分行以“纺织贷”为纽带,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每一寸产业土壤,助力“于都制造”向“于都智造”华丽转身。未来,工行赣州分行将继续深化“区域e贷”创新,以数字普惠之笔,书写更多“针线里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