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本报记者 周尚伃
见习记者 于宏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明确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纳入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范围。在政策大力支持下,券商迅速展开行动,5月8日、9日,多家券商顺利完成了首期科技创新债券的申报和发行工作,积极发挥“券商力量”服务科技创新。
多家券商透露,首期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受到投资者广泛关注,吸引了各类投资机构踊跃参与。其中,部分公司发行的首期科技创新债券全场认购倍数超8倍,充分彰显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高度支持。
机构投资者积极认购
据悉,首批共有10余家券商获批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资格。5月8日,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国联民生等12家券商发布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相关公告,首期拟发行金额合计达177亿元。紧接着,5月9日,包括中信证券、国泰海通、招商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在内的多家券商官宣,成功发行首期科技创新债券,成为首批响应国家科技创新债券政策部署的证券公司。
从发行规模来看,招商证券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30亿元,在首批券商科技创新债券中处于领先地位。中信证券本期债券包括2年期和3年期两个品种,各发行10亿元,合计发行规模为20亿元。东方证券和平安证券各发行1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华福证券发行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此外,国泰海通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不超过20亿元(含),分为两个品种,品种一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为1.7%,品种二为10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为2.1%。中信建投证券本期债券发行期限3年,票面利率为1.69%,计划发行规模为10亿元。
上述券商首期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的踊跃参与。东方证券表示,本期债券市场反应热烈,获得了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全场认购倍数超8倍,充分彰显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高度支持。
行业龙头中信证券凭借在债券发行领域的丰富经验和专业能力,充分发挥市场资源整合、项目策划以及风险把控方面的优势,高质量推动本期债券发行工作。本期债券的发行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在内的各类投资机构踊跃参与。中信建投也提到,本期债券发行期间获得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各类投资者的积极认购。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还有不少券商正在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国联民生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司拟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10亿元,期限3年,预计本周发行,募集资金将通过股权、债券、基金投资等形式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以及补充公司营运资金。
募集资金投向硬科技
从已披露的募集说明书来看,券商明确表示募集资金将精准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体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多家券商表示,本次发行债券募集资金不低于70%将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例如,招商证券表示,本次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科技创新领域,包括符合资本市场相关要求的投资,科技创新类债券、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及其他公募基金的做市及风险对冲服务业务,科技创新类证券承销业务等。
中信建投本期债券募集资金不低于70%将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旨在为科技创新企业股权和债权融资提供低成本和稳定的资金支持。
华福证券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先进制造、数字科技和人工智能等科创领域,公司将着重为新质生产力企业提供投资、投行、投研和财富管理一体化金融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从募资投向来看,券商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资金用途呈现“股债联动”特征。
其中,中信证券本期债券募集资金不低于70%将投向科技创新领域,重点通过“股债基”联动模式,构建全生命周期资金支持体系,切实将金融资源配置到攻克“卡脖子”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国泰海通明确,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通过股权、债券、基金投资等形式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东方证券此次债券募集资金也将通过股权、债券、资本中介等多种途径支持科创领域业务。
券商科技创新债券的成功发行,对于券商自身和科技创新企业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券商角度来看,此举将进一步提升券商全方位服务科创企业的能力。“作为首批获得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资格的券商,国联民生始终将科创领域的投资作为战略布局重点。本次发行资格的取得,有助于丰富公司在科创领域进行基金投资、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公司将依托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述国联民生相关人士表示。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