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工行赣州于都支行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4日
本站讯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浪潮中,工行赣州于都支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以金融创新为引擎,聚焦县域特色家禽产业养殖,通过“养殖e贷”产业集群服务模式,精准破解家禽养殖融资难题,构建“银企农”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生态圈,为农业产业升级注入强劲金融活力。
瞄准产业短板,创新服务机制
于都县作为赣南地区养鸡产业重镇,产业链条虽初具规模,但中小养殖户长期面临融资门槛高、抵押物不足、资金周转慢等痛点。工行于都支行立足产业实际,创新推出“核龙头企业+产业集群”综合服务方案,积极主动融入服务乡村振兴。一是链式对接,与农业龙头企业于都西岭农牧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依托“企业供苗+农户代养+保价回收”模式,构建“银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四级联动机制,覆盖养殖户200余户,实现产业链无缝衔接。二是数据驱动,运用龙头企业数字化系统搭建“智慧养殖评估模型”,整合鸡舍规模、年出栏量、防疫记录、销售回款等多项核心指标,实现“白名单”自动化授信审批,单户贷款审批时间缩短至1个工作日,效率提升60%。三是闭环运营,创新“资金流+生物流”双链管理,通过共享企业系统鸡苗供应、饲料配送、成鸡回购等环节数据,实现贷款资金定向支付、养殖过程全程追溯,确保信贷资金精准滴灌产业链。
构建智能风控,筑牢产业屏障
工行总行、市分行、支行三级联动,分层建立了"三维立体化"风险防控体系,护航养鸡产业稳健发展。一是动态监测预警,对接总行智能风控平台,设置客户经营、征信、资金用途异动等多项预警指标,支行根据触发预警进行贷款核查反馈,做好风险管控措施。二是全周期监测,通过龙头企业的应用数据,重点监控鸡舍环境、防疫达标率等关键环节,掌握客户养殖情况。三是数据穿透管理,构建“生物资产电子台账”,通过龙头企业物联网设备定期提供生长数据,构建每只鸡的电子身份档案,实现生物资产数字化管理,融资可信度显著提升。
释放集群动能,书写共赢答卷
产业集群方案实施以来已初显成效,工行赣州于都支行为龙头企业发放专精特新贷款1000万元,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户,授信金额350万元,支持农户建设全自动化鸡舍,引进恒温调控系统、智能喂料机等设备,推动龙头企业年产能突破800万羽,农户年均增收10万元,形成“金融扶持—技术升级—成本集约”的良性循环,为打造可复制的养殖产业集群服务提供了模板,并已推广至周边3个县域,目前工行赣州分行“养殖e贷”累计授信3800多万元,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多户。
工行赣州于都支行以金融之翼托举养鸡产业振翅高飞,通过“产业聚合、科技赋能、生态共建”的创新实践,不仅破解了传统养殖融资困局,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下一步,工行赣州于都支行将持续深耕县域经济沃土,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谱写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工行篇章,让金融活水浇灌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丰硕成果。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