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7日
本报记者 田鹏
当“让利实体”与“息差收窄”的逆风同时袭来,国有六大行该如何稳住基本盘?
从3月21日至4月2日,国有六大行相继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凭借一组组硬核数据,对过去一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深度解读。从发布会的内容来看,“稳健增长”“服务实体经济”“风险防控”“数字化转型”等关键词,清晰勾勒出各大银行的经营主脉络,成为它们在复杂形势下坚守并稳固基本盘的关键所在。
钱从哪来
净息差收窄中的攻守之道
在宏观经济环境下,韧性这个词常常被提起,这也正是国有银行的重要特征。而这一切都源自银行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
正如工商银行行长刘珺表示:“我们整个资产负债表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匹配度是相当高的,按照产业、区域、客群进行了均衡的配置,既有顺周期的驱动,也有逆周期的布局。”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国有六大行总资产规模直逼200万亿元大关。其中,工商银行以48.82万亿元蝉联“宇宙行”宝座。另外,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均突破40万亿元大关,中国银行也首次站上35万亿元台阶。
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国有六大行的资产水平也更为优质,不良率保持低位,拨备覆盖率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4%、1.30%、1.34%、1.25%、1.31%和0.90%;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14.91%、299.61%、233.60%、200.60%、201.94%和286.15%。
建设银行行长张毅透露,公司一直在主动有力地管控资产质量,不良贷款率较前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较前年末下降0.55个百分点。公司已核销资产现金回收连续10年正增长,风险资产处置质效持续提升。
在盈利方面,去年六大行归母净利润全面正增长,合计超1.4万亿元,同比增长1.8%,相当于每天净赚约38亿元。其中,农业银行取得最大涨幅,为4.7%。
整体来看,面对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国有六大行净息差集体缩水,但也都稳住阵脚,纷纷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拓宽非息收入渠道、强化成本管控等举措,实现盈利动能平稳转换。工商银行副行长段红涛表示,公司主动应对利率下行、净息差收窄等新形势,推动客户结构、业务结构和板块结构调整,不断打开增长新空间。
展望2025年,多家银行判断净息差下行还是一个行业共性,但是下降的幅度在收窄。交通银行副行长周万阜在业绩说明会问答环节表示,看到对净息差稳定的一些有利因素,在资产端,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支持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在增多,为银行业业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负债端,适度的货币宽松政策,有利于优化负债结构,有利于降低负债成本。
钱到哪去
实体经济背后的底气
银行的金融活水流向了科技、绿色、普惠、县域,通过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优化金融服务模式,精准支持民营经济和科技等国家重要战略领域的发展。
多家银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贷款取得两位数增长,如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增速分别达26.63%、26.31%、22.4%,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例如,交通银行结合上海市重点产业战略布局,专注先进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创新了主动授信的新模式,2024年为近2000家科创类企业客户提供超过60亿元的授信额度支持。到2024年末,交通银行在上海地区的科技企业的贷款余额达到了7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30.23%。
银行贷款同样在民营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积极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持对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信贷供给。2024年末,农业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6.53万亿元,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4.66万亿元,贷款年增量均超过1万亿元。
2024年底,工商银行非公经济全口径投融资总额超过7.5万亿元,同业领先,较年初增长超万亿元;民营企业信用贷款增速近27%,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工商银行张守川副行长表示“公司有贷户中98%都是民企。未来三年,我们计划为民企提供投融资不低于6万亿元,支持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
在“三农”、县域领域,农业银行持续倾斜金融资源,不断增强在县域地区的服务能力和经营优势。例如,始终以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为定位的邮储银行2024年坚决把大量的金融资源投向“三农”领域,做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结余2.29万亿元,年增速12.5%,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超25%,同时该行近年来涉农公贷连续三年增速超过20%,占涉农贷款的比例达到28%。
下一步发展规划
业绩说明会释放新信号
业绩说明会上,不少机构、媒体提问对于2025年的信贷投放策略、经营管理思路、全球化经营等安排,国有六大行纷纷透露了下一步的规划。
对今年全年信贷增长目标的安排,交通银行表示确定了“总量增、结构优、节奏稳”这样一个信贷增长计划和目标。具体来看,总量增,就是全年的贷款增长总量要高于去年增量。结构优,一是要提高“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贷款的占比,二是要提升零售贷款在整个贷款中的占比。节奏稳,按照人民银行关于贷款均衡投放的政策导向的要求,大致安排上半年60%、下半年40%的节奏。
农业银行表示,今年国家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体经济重点领域信贷需求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将围绕重点领域的有效需求完善金融服务,统筹把握好贷款投放的总量、结构和节奏,预计全年贷款总量仍将保持平稳、均衡增长。
中国银行表示,整体上看,预计全年境内人民币贷款增量将保持稳中有升。新增贷款中,预计仍会以公司类贷款为主,同时着力提升消费贷款贡献度。将加大“五篇大文章”“两新”“两重”、民营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实现相关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加大二手房贷款拓展力度,实现个人住房贷款正增长。
邮储银行表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是国家赋予国有大行的职责、责任所在。邮储银行将继续在服务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城市业务加大创新力度,并在普惠小微以及“三农”贷款方面持续发力,围绕农业生产经营、生活消费、假日文旅、标准化农田建设和县域农业龙头产业,加大信贷投放。
此外,近年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全球化经营也是银行的重要方向。工商银行在服务外贸外资持续发力,累计为重点外贸外资企业发放融资4.8万亿元。今年,公司将提供客群覆盖更广的跨境服务体系,构建面向支付机构、跨境电商平台、独立站、外综服等客户的跨境电商综合线上服务体系,提供45个小币种结售汇服务和100多个币种的汇率风险管理,覆盖跨境电商出海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满足收付资金直兑人民币的需求,帮助客户降低汇兑损益和交易成本。
中国银行境外机构2024年实现税前利润111.06亿美元,集团贡献度达26.72%,公司表示在巩固扩大传统跨境业务优势的基础上,继续构建新兴业务领域优势,加强对跨境电商、海外仓、中间品贸易等外贸新业态的主动服务,提升全品类金融服务市场份额。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