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直击浦发银行业绩说明会:战略实施、净息差、人工智能应用……管理层回应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本报记者 熊悦 见习记者 占健宇

    3月31日下午,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发银行”)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浦发银行董事长张为忠,行长谢伟,副行长、总法律顾问崔炳文,副行长康杰,副行长丁蔚,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张健等管理层人员出席业绩说明会,围绕战略实施、净息差、人工智能应用等话题,与各方展开交流。

    “经过一年来数智化战略的实施,我们对战略更加心中有底,战略框架更加清晰,路径更加明确,战略的方法论安排、具体措施和策略的选择越来越有成效。”张为忠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浦发银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浦发银行供图

    2024年,浦发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经营效益实现较好增长,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收1707.48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57亿元,同比增长23.31%。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为0.50%,较上年上升0.08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6.28%,较上年上升1.07个百分点。资产总额为9.4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5%。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至1.36%。

    数智化战略落地效果显现

    2024年是浦发银行实施“1-5-5-5-4-3”数智化战略体系的首个年度。该行管理层表示,这一年,浦发银行的战略实施成效已经在业绩方面有所显现。

    “数智化战略的执行效果在经营业绩上已有所体现。”谢伟表示,战略清晰、措施精准,为全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2024年全行以数智化战略为核心驱动力,细化相关体系,推动了经营逻辑和组织体系的全面翻新。

    该行聚焦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五大赛道”,统筹全行业务资源,打通了原来业务前中后台存在的堵点和难点。通过专班运作,包括清单化管理,在重点领域和重点业务方面实现了突破,赛道业务的增量在全年综合业务增量中实现了明显的占比提升。

    不管是从优势对公业务来看,还是“五大赛道”信贷增量、风险管理以及降本增效等方面,浦发银行均交出较好的成绩单。从对公信贷增长来看,2024年末,该行对公信贷规模余额创新高,达到2.93万亿元,年增量超过4000亿元,增量位列股份制银行首位。

    谢伟表示,接下来,浦发银行将继续深化数智化战略实施,强化优势、补足短板,包括发力“五大赛道”保持对公投放优势,零售业务持续推进客户增量,金融市场业务从强配置转向强交易以增厚收益,积极推动资产负债管理来提升资产经营效率,坚持降本增效、开源节流等,贯彻落实数智化战略。

    净息差收窄趋势预计将延续

    2024年,浦发银行净息差为1.42%,同比下行10个基点。今年浦发银行的净息差趋势预计如何?

    “分析预判2025年整个银行业的经营环境仍然存在挑战,净息差收窄趋势可能还会延续。”谢伟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

    谢伟进一步表示,浦发银行非常重视负债端的成本管控,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等来增加结算性存款的留存,同时,有效控制同业负债的期限结构,进而推动存款付息率的下降。

    资产端方面,记者了解到,浦发银行持续调整优化资产结构,比如加大优质、高收益资产的增量,比如“五大赛道”的信贷增量,压缩低收益的交易性资产等。

    “从今年一季度来看,资产端的量、价和负债端的付息水平均保持较好的表现。”谢伟说道。

    四方面推动人工智能和金融服务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赋能银行业也是外界颇为关注的话题。据浦发银行管理层介绍,该行始终把人工智能作为驱动整个战略执行实施的关键路径之一,目前该行正在全力推进人工智能+应用体系的建设。

    丁蔚表示,今年是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的跃升年,该行会继续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主要从平台、知识、应用以及人才四个方面着手发力。

    “一是进一步夯实数字应用基础,今年将建成全栈国产化千卡算力基座,同时构建大模型能力矩阵,让AI应用能够更加简洁快捷。算力布局上会坚持多中心模式。二是深化企业级知识库建设,形成知识资产从生成到认定到应用乃至于评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使管理体系更精准更有效。三是应用方面聚焦数字员工体系建设等,通过数字员工的应用,提升服务体验。四是继续加大在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分析等专业领域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懂业务、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丁蔚表示。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无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