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近几年来,全市农商银行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优势,牢记重托、勇担责任,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深耕普惠金融,增强支农支小定力,有力策应了全市普惠金改试验区建设,为提升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守普惠金融方向。各成员行成立了普惠金融战略委员会,建立了专职管理部门,每年制定普惠金融发展意见或工作计划,单列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计划,加强对单户1000万元特别是100万元以下贷款的专项考核,并提高了首贷户、新增授信户、首次用信户、存量贷款客户提额等指标增长的考核权重,在全行树立发展普惠金融,投放普惠信贷的鲜明导向。
拓展普惠金融市场。紧紧围绕“贷款客户三年翻番”目标,连续三年开展“乡村振兴整村授信、支小支微普惠授信和普惠金融万里行”三项行动。在行动中,组织干部员工特别是客户经理进村入户、上门入企,深入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发达地区,为客户和赣南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宣讲金融知识,推介服务产品,提供普惠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农商银行就在身边。
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各成员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创新以纯信用、线上办产品为主,抵押担保为辅的普惠服务产品,形成了“通用型+定制化”的产品供给能力,让客户不仅尽享信贷“产品套餐”的丰富,而且充分体验“指尖金融”的便利。如兴国农商银行开发了线上渠道申贷、审贷、办贷的“兴农 e 贷”数字信贷产品,于都农商银行推出了扫码即可申请的“于都快贷”。
打造普惠金融场景。为适应客户对金融服务的多样需求,全市农商银行与农村商家合作,打造一批集基础金融服务+贷款申请,金融知识宣传、社保卡激活和生活缴费等多功能型的普惠金融服务站。与基层组织或单位合作,开办金融夜校,建立村级金融辅导员队伍。与地方文明办、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合作,开展“模范信用乡(镇)、信用村”创评和“守信用农户”评定活动,为发展普惠金融创造了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