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深海科技概念兴起 多方协同推进产业化落地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李乔宇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

      近期,深海科技概念持续火爆,成为资本市场的又一热点。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收盘,自3月13日以来,与深海科技相关的海洋科技概念指数上涨7.18%,海工装备概念指数上涨17.23%。
 
    深海科技首次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地方政府快速响应,着力加快实现“深海科技”产业化落地;上市公司也加速布局深海科技相关产业,A股市场深海科技板块正愈发清晰。
 
    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3月20日,上海市海洋局表示,将出台《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上海市海洋观测网规划(2025—2035年)》,印发《关于推动上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研究,科学制定和落实海洋经济发展重点目标任务。
 
    3月20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召开全市海洋重点项目推进会议,研究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3月17日,加快建设福州、厦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研讨会暨省市海洋主管部门联合工作会商在福州召开;3月15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林业局)、深圳市海洋发展局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林业局)、深圳市海洋发展局将携手华为,围绕国土空间管理治理、数据要素流通、资源保护利用、科技创新、海洋经济等重点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吴晓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政策将推动行业向三大核心方向聚力发展:一是聚力突破深海探测、装备研发及资源开发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实现核心领域自主可控;二是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融合海洋工程、人工智能与新能源等领域优势,构建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攻关再到产业转化的贯通式创新体系;三是统筹生态保护与战略安全,强化深海环境保护技术研发,同时提升我国在国际深海治理体系中的规则制定权。”
 
    产业链上市公司浮现
 
    深海科技相关领域投资热度攀升,多家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应投资者问询,也令A股深海科技产业链上市公司逐步浮现。
 
    在吴晓看来,在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双重驱动下,深海科技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大。目前,深海科技产业链已覆盖资源开发、高端装备、生态服务三大领域,预计这三大领域的市场空间均将突破万亿元规模。
 
    在资源开发方面,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海洋油气开发是公司三大核心业务领域之一,公司建造的FPSO等浮式生产设备,是当前最适合深海油气开发的装备之一。
 
    在高端装备方面,松井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特种装备领域是公司确定的第三增长曲线,目前公司正围绕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领域,以表面处理、功能涂层、胶黏剂等相关的前沿技术为研发方向,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研究。
 
    在生态服务方面,远江盛邦(北京)网络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邦安全”)表示,确保卫星互联网的安全成为保障深海资源开发、公共安全部署的核心之一。“深海数据具备高度敏感性,深海开发须在安全可控前提下审慎推进。”盛邦安全董秘袁先登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伴随深海科技从科研探索向产业化加速推进,深海作业规模将呈指数级增长,由此衍生的卫星网络安全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袁先登表示,盛邦安全聚焦深海通信链、智能操控系统及运营体系三大核心场景的安全痛点,形成了体系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构建起覆盖传输安全、数据安全、深海作业设备远程操控安全、深海运营活动安全等领域的产品体系。
 
    “我国在深海装备、资源开发、通信技术等领域已经取得显著突破,仍面临技术分层明显、产业链条断层、规则博弈加剧等难点问题。”吴晓表示,当前,深海科技产业正处于从“科研探索”向“规模化产业应用”转型的关键阶段。在政策导向下,深海科技产业链上的相关主体亟须驱动技术与市场的双重突破,推进深海科技产业逐步迈向规模化发展阶段。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