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产业整合步伐加快 跨界并购聚焦新质生产力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毛艺融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

     《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并购六条”)落地已满半年。
 
    Wind数据显示,按公告最新披露日统计,2024年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日)至2025年3月23日,A股上市公司累计更新重大资产重组方案189单,并购市场活跃度持续攀升。进一步来看,上述案例里,硬科技领域并购愈发勃兴,其中,产业链整合成主流、跨界并购的案例陆续涌现,并购交易方式愈发灵活,跨境并购也逐渐升温。
 
    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索莉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并购六条”为上市公司运用并购重组培育新动能提供政策支持,显著激活了A股市场的并购重组活动。这体现出政策对市场的驱动作用。
 
    硬科技领域并购火热
 
    “并购六条”落地以来,并购重组市场特点愈发鲜明,“硬科技”领域并购活力足。以沪市为例,上交所数据显示,“并购六条”发布后各类资产交易近500单,重大资产重组同比增长近300%,约六成交易涉及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新能源领域是硬科技并购的典范。2月26日,朗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邦道科技有限公司10.00%的股权。3月10日,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交易对方持有的江苏恒义工业技术有限公司44.00%股权,强化自身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布局。
 
    地方国资也频频入主上市公司。“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实控人变更为国资的上市公司里,计算机、电子和电力设备等需要科技硬实力的领域占比较高。例如,半导体封装龙头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产EDA软件领军企业北京华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均迎来国资实控人。基础化工、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也出现较多案例,有助于上市公司产业与地方发展形成协同效应。
 
    广慧并购研究院院长俞铁成表示,地方政府可先行并购一家龙头企业,借助该龙头公司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进而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深圳高禾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刘盛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硬科技领域的并购,不论是横向或纵向产业链的并购,交易双方都需要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对并购后长期的研发投入、团队建设等有一致的认知。
 
    加快产业链深度整合
 
    “并购六条”发布后,A股并购重组市场产业并购主旋律的趋势进一步加深。上市公司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业务拓展,而是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链的深度整合与协同。
 
    “近半年,并购市场的活跃度大大提升,尤其是对于买方来说,对并购的信心和预期都在提升,很多公司愿意到市场上搜寻符合公司战略发展需求的标的。”刘盛宇表示。
 
    头部上市公司立足主业,加速整合。以券商为例,截至目前,“国泰君安+海通证券”通过换股方式实现吸收合并,“国联+民生”正式合并,浙商证券竞得国都证券3000万股拍卖股权,湘财股份拟跨界吸收合并大智慧。
 
    联储证券报告认为,无论是收购数量还是交易金额,行业龙头的大市值上市公司具备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及资金实力,持续多年成为A股并购市场的中流砥柱。
 
    此外,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同行业或上下游资产,加大资源整合,合理提升产业集中度。以传统制造业为例,1月20日,中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拟以51.94亿元购买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如并购完成,将成为钨金属矿产行业整合的典范。
 
    跨界并购接连涌现
 
    政策已明确支持符合商业逻辑的跨行业并购。“并购六条”提出,支持运作规范的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等需求开展符合商业逻辑的跨行业并购,加快向新质生产力转型步伐。
 
    上市公司跨行业并购的案例陆续涌现。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并购六条”发布半年以来,已有30余家公司宣布跨界并购。相关交易标的大都属于新质生产力范畴,尤其是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标的成为上市公司的目标。
 
    例如,主营酒类销售的广东群兴玩具股份有限公司拟转型收购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业务;做裘皮的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拟通过收购转型数据行业;百货零售企业湖南友谊阿波罗商业股份有限公司拟跨界收购功率半导体公司;主营水泥和燃料油销售的宁波富达股份有限公司拟通过收购进军光伏材料。
 
    业内人士认为,“并购六条”在鼓励上市公司产业整合的基础上,特别提出上市公司可以结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求,适度开展跨界并购,一系列的政策快速激发了市场热情。
 
    并购交易方式更为灵活
 
    在“并购六条”鼓励下,出现了多个运用股份、定向可转债结合现金支付,差异化对价的并购重组项目,增加了交易的灵活性,减轻了重大资产重组的资金压力,也向国际化、市场化资本市场解决方案进一步靠拢。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并购六条”发布后,不少科技行业上市公司在实施并购中,青睐于运用定向可转债进行支付。例如,上海新相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富乐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华海诚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定向可转债作为并购的支付方式之一。
 
    展望未来,索莉晖表示,目前国际市场由投资机构发起的并购重组项目比较活跃。伴随更多政策红利和标杆性项目的出现,私募投资基金在国内并购重组中的参与度将继续提高,同时随着上市公司的国际化布局,跨境并购也将呈增长趋势。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